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2-02-19 09:00:02
2月18日,中國共產黨濱州市第十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這是濱州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開好黨代會,將進一步動員廣大黨員干部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以創新為引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富強濱州。
“過去五年,濱州發展成就讓人想象不到!過去一想到濱州,就是落后的代名詞,這種對濱州的刻板印象必須打破了。”“濱州取得的這些成就,為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對建設更高水平富強濱州信心十足”……與會代表紛紛表示,黨代會報告科學總結了過去五年的發展成就、擘畫奮斗新時代的宏偉藍圖,更高水平的最廣共識、最重任務、最美藍圖,體現在了“高強活優、好美實穩”八大品質提升上,必將匯聚起奮力建設更高水平富強濱州的強大力量。
取得了很多個全省甚至全國第一,濱州已習慣于“走在前列”
一切榮光與輝煌,總有現實的邏輯,蘊藏歷史的真諦。濱州牢記“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直面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奮發圖強,濱州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富強濱州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梁中華代表說:“當前,濱州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之一,回顧過去五年,成績鼓舞人心,展望未來五年,發展可期可待。”作為來自統計部門的代表,他最有權威談濱州發展進步的“數據”。
梁中華說,從五年比較來看,我們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連年進位,進入全省第二方陣。綜合實力持續增強,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72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連續兩年保持全省第二方陣,五年平均增長5.0%。發展質效不斷改善,2021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7億元,同比增長13.7%,總量和增速連續兩年保持全省第二方陣,五年平均增長6.0%。共享發展步伐穩健,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74元,同比增長8.9%,增速連續兩年保持全省前6位,五年平均增長7.4%,與經濟增長協調同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02,比2017年縮小0.19。社保、醫保、低保水平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創新動能加快集聚,2021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部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42%,比2017年提高14.7個百分點。2020年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3.36%,列全省第1位。
來自博興縣的高志國代表,深切感受到了五年來縣域經濟的發展進步。他告訴記者,博興縣地區生產總值由2016年的323.7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4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27.8億元增長到34.3億元,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6.7:40.8:52.5,服務業占比五年間提高了6.4個百分點。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博興獲評全省首批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4家企業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今后,博興縣將認真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積極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機遇,錨定“1261”工作思路,以開展“五講五比”作風建設百日行動為載體,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狀態和作風,統籌推進產業轉型、科創賦能、對外開放、文旅融合等重點工作落實,為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富強濱州貢獻博興力量。
過去五年,濱州打破“思維定勢”,破除“自甘落后”,凝聚“追夢力量”,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五年來所取得的成就,打破了外界、自身對濱州發展落后的“刻板印象”,成為濱州改變固有形象的“分水嶺”,展示了濱州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成果。
一個個亮麗數據,一件件成功大事,驗證了濱州人擁有不凡智慧和無盡偉力
繼往開來的歷史關口,大戰大考的緊要關頭,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濱州人既能苦干實干,更能勇于創新、主動創新,一個個亮麗數據、一件件成功大事,體現了濱州人創新實干的不凡智慧和無盡偉力。
五年來,濱州實施的多項改革創新任務,聚焦“雙型”城市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等重大課題,用有解思維精準部署突破性改革,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堅冰被打破,多項機制性制度性成果叫響全國、走在全省前列,走出了濱州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孫學森代表說,我市強化科技創新賦能,以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為引領,堅持有解思維破難題、平臺思維聚資源、生態思維補短板,打好“主動仗”,下好“先手棋”,科技領域考核指標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今年,我們將突出需求牽引,強化技術突破,暢通成果轉化,在科創品質更強上下功夫,不斷完善“五院十校N基地”全域融合創新體系,加快打造具有典型、富有特色的區域科創高地。
五年來,全市上下在改革創新上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甩開膀子、邁開步子”的干勁,交上一份出色的答卷,為富強濱州建設創造出源源不竭的動力。
高玉華代表說,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濱州市成為首個“全國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示范市”。糧食產業經濟發展“濱州模式”全國推廣,全市糧油加工企業由2017年的219家增至2021年的242家,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由1186億元增至1796億元,列全省第一位,成功入選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獲評“中國好糧油”示范縣1個、示范企業10個,“中國好糧油”產品33個、“齊魯糧油”暨省級“好糧油”產品51個,均居全省首位。國家糧食產業科技創新(濱州)聯盟,國家級玉米、大豆、小麥加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先后落戶濱州,全市糧食加工轉化增值率達3.5:1,接近國內先進水平。成功打造全省第一個市級糧油區域公共品牌——“糧油金三角”,糧油品牌享譽全國。
“在濱州、知濱州、愛濱州、建濱州”,塑造更高水平富強濱州新形象
濱州真的變了,市民感受最多的可能就是生活品質的顯著改善。廣大市民享受到了更干凈、更美麗、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我市通過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并成為全省唯一的“2020年度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這些都說明了民生品質的提升。
商秀麗代表著重談到了濱州衛生健康領域的發展進步,以及給市民帶來的生活質量的大幅提升。她說,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濱州市委、市政府聚焦群眾關切,在衛生健康領域實施了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舉措。通過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管理質量、著力健全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深入加強中醫藥改革發展等措施,不斷提高群眾健康保障水平、減輕群眾的就醫負擔,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優質公共醫療服務。全市人均期望壽命由2016年末的77.95歲增長至2020年的78.37歲。尤其是自2020年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濱州市委、市政府堅持“人民至上”宗旨,筑牢疫情防控防線,成為全省第三個100%治愈的市,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盡管濱州人民過上了越來越好的生活,盡管濱州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盡管濱州早已不是昨日的舊模樣,但是,濱州的知名度還低。不光是外界對濱州了解少,一說濱州都不知道是哪兒,即使是本地人,對家鄉濱州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只有對自己的家鄉深入了解,只有對自己的家鄉深深熱愛,才能有建設家鄉的情懷與激情。正是基于此,黨代會報告提出了開展“在濱州、知濱州、愛濱州、建濱州”主題實踐活動,匯聚萬眾一心的奮進力量,讓濱州的色彩更加鮮明、濱州的味道更加醇厚、濱州的溫度更加舒適!
接受采訪的代表們一致表示,“在濱州、知濱州、愛濱州、建濱州”主題實踐活動非常有必要,一定要更加深入了解濱州,同時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對外講好濱州故事,傳播濱州好聲音,讓更多的人知道濱州,加入濱州,共同建設美好的濱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