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12156民生實事】濱州主城區雨污各行其道 “內外”兼修提升城市品質

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作者:

2021-11-05 21:28:11

市民杜存寶家住濱城區徐家小區,自2011年搬進這個小區以來,他已經在這里住了10年。徐家小區最早的排水管道是雨污合流,往年夏天一遇到大雨,杜存寶和小區的居民們就為小區里難排的積水和外溢的污水犯愁。就在今年,徐家小區實施了雨污分流改造,小區的“頑疾”得到了根治,這讓居民們連連稱贊。杜存寶說:“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給小區新換了雨水和污水管道,實現了雨水、污水分流,今年雨水這么多,小區里排水非常通暢,再沒出現過積水和污水外溢,小區環境都變好了。”

對于一個城市而言,一條條埋在地下排水管線發揮著像“血管”一樣的重要作用,負責輸送污水雨水、排水防澇,為城市提供必要的“內部”支撐和保障。城市發展必須“內外”兼修,自2019年起,我市將地下排水系統的提升完善列入重要日程,陸續對市主城區725個小區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其中今年改造小區425個,全部工程已于今年6月底完工。

“除列入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計劃的小區外,目前市主城區所有小區都實現了雨污分流。”市住建局副局長杜守國介紹,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實施進一步完善了市城區排水系統,有效改善河道污染和小區積水問題,夯實城市發展“里子”。

法院宿舍改造前后對比

自2019年起改造市主城區725個小區,雨水污水實現分流各行其道

杜守國介紹,實施雨污分流改造的市主城區725個小區原有排水系統屬于雨污合流,即污水和雨水共用一條排水管道。“這些小區的排水系統多建于20世紀80、90年代,當時城區小、人口密度低、污水量小,排水系統建設標準也比較低。”杜守國說,隨著城市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如今排水管道雨污合流的弊端也開始顯現,如遇到強降雨時,雨水、污水共用一條管道會造成雨水排除不暢;防汛時,將混流排放口打開泄洪,雨污水外溢會污染河道;共用管道將雨水、污水同時輸送至污水處理廠,增加雨污混合水處理成本等問題。

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后,市主城區725個小區的雨水和污水通過互不干涉的兩條管道各行其道,其中雨水通過雨水管道排入泄洪河道,實現對雨水的集中收集排放,使汛期雨水排放更加順暢,有效減輕雨后路面積水的現象;污水通過污水管道輸送至污水處理廠,有效避免污水污染河道,保障污水處理廠運行穩定,提高城市總體污水處理水平和能力。

供銷馨苑改造前后對比

優化方案科學組織施工,加強監管確保工程質量

此次實施雨污分流改造的小區數量多、施工現場地下情況復雜,為工程推進帶來不小的難度。“各個小區工程現場地下的管線涉及水、暖、氣、強電、弱電等20余種,情況非常復雜,另外小區內施工場地也比較狹小,原有排水系統運行的情況差別大,路面寬度和破損情況也不一致,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制定最優的方案和流程,”杜守國說,施工前,市住建局專班多次組織建設、設計、施工、監理、造價咨詢、小區物業和業委會等進行現場踏勘,每個小區逐一現場查看梳理,根據實際優化設計工作流程和設計方案,制定了《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設計方案標準參考圖例》,有效提高了設計工作的效率和設計方案的科學性,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在工程建設中,市住建局也成立專班對項目實施常態化監管。該局質量、安全、揚塵管理等業務科室積極配合,根據在建工程監管方案定期對項目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后及時監督整改到位,為項目的有序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前期專班日常調度推進的基礎上,自6月1日開始,市住建局實行局領導包保小區制度,局主要領導帶頭對重點小區包保,每日調度工程進展,對影響工程推進的問題逐項協調落實,確保項目按期完工。

“內里”優化排水系統減少河道污染,“外在”改善小區環境助力創城

6月底,今年實施雨污分流改造的市主城區425個小區全部完工,這也標志著除列入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計劃的小區外,目前市主城區所有小區都實現了雨污分流,完成“內里”排水系統的提升完善。

同徐家小區一樣,這些小區都在今年汛期經受住了強降雨的考驗,小區里雨水排放通暢,未發生內澇現象,之前一遇大雨就要蹚水出門、忍受污水上泛的臟臭徹底成為歷史。同時,雨污分流后,雨水、污水沿各自的管道輸送互不干涉,有效減少河道污染問題,提高城市污水處理效率和能力,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提升“內里”的同時,通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實施,小區“外在”的環境也得到了優化改善。施工過程中,工程對各個小區原有破損道路等基礎設施一并進行了硬化、美化,原有破損、坑洼的道路恢復平整,居民出行更加順暢,有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

[責任編輯:楊凡、卜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