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10-09 08:57:10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9月28日,山東林學會組織專家團隊對由山東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會同山東一逸農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濱州職業學院共同實施的“耐鹽堿無飛絮柳樹新品種的選育與推廣項目”進行評價。經專家審議,該項目被評價為“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隨著城鄉綠化進程的加快,因柳樹大苗移栽容易成活,見效快,在綠化工程中經常被采用,飛絮的污染成了一大難題。2015年3月6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關于做好楊柳飛絮治理工作的通知》發布,提出要選育速生無飛絮、適合城鎮綠化的楊柳樹優良新品種。
(劉青博 攝影)
“耐鹽堿無飛絮柳樹新品種的選育與推廣”由黃河三角洲(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自2015年立項研究,課題組以耐鹽堿柳樹和無飛絮柳樹品種的選育為重點,通過對柳樹種質資源的搜集和保存,在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河北海興等濱海鹽堿地區開展無飛絮柳樹品種和耐鹽堿柳樹品種的選育、測定無飛絮柳對濱海鹽堿地區耐鹽堿能力的適應性,研究土壤含鹽量、PH值、地下水位等因素對無飛絮柳成活率和生長量的影響,柳樹適應性研究和推廣應用,積極選育適宜不同鹽堿地環境種植的無飛絮柳樹品種進行推廣應用。
(劉青博 攝影)
通過多年研究和有效實施,培育了國審耐鹽堿無飛絮柳樹新品種6個;申請發明專利3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2項,正在接受實質審查的發明專利1項;發表科研論文10篇;制定無絮柳扦插育苗技術規程1套;無飛絮柳樹栽培技術規程1套。發明了利用單芽短枝撒播繁育柳樹種苗和速生樹種超短輪伐期扦插造林栽培及快速培育柳樹大冠原冠工程苗的新方法。累計推廣790萬株,新增利潤7868.4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劉青博 攝影)
項目負責人盧振宇和焦傳禮介紹了研發過程和取得的技術突破,項目的突出特點是在原有柳樹種質資源的基礎上,廣泛收集和保存國內外柳樹種質資源,建立魯北地區最大的柳樹種質資源庫和柳樹新品種種苗繁育基地。利用柳樹雜交育種技術進行柳樹種質資源的創新,構建旱柳、垂柳及無絮柳的核心種質,系統研究柳樹種質遺傳多樣性、親緣關系和性狀變異規律。以選育不飛絮和提高柳樹的抗逆性為重點,定向選育無飛絮柳樹新品種,從中選育適于山東及濱海鹽堿地種植的無飛絮柳樹新品種,著力解決‘無飛絮’柳樹專用新品種和良種短缺問題。
“耐鹽堿無飛絮柳樹新品種的選育與推廣項目”將進一步通過自然雜交和人工雜交,開展柳樹新品種選育和高效培育關鍵技術研究,爭取在柳樹種質資源收集和評價、無飛絮新品種培育、高效快繁、人工林定向栽培模式技術推廣等方面獲得更大突破。在柳樹育種技術、高效快繁、高效培育技術等方面申報國家發明專利,制定無飛絮柳樹品種扦插育苗栽培技術地方標準,推動柳樹科技進步和產業提質增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