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9-05 08:53:09
濱州市“對標先進、體悟實訓”系列報道之一
取真經、練內功、找路徑,尋找“富強濱州”建設的“發展答案”
3年派出3批110名干部,成為推動濱州改革創新發展的活躍力量
9月1日,全市第三批“體悟實訓”期滿成果展示暨第四批動員部署會議召開。25名同志進行了成果展示,全面匯報了3個月以來的所學所思所獲,并表態會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思考成型于方案、讓方案轉化為成果。
“三個月的‘體悟實訓’中,最大的感觸就是合肥、泰州的干部境界眼界高、工作作風實、專業素質硬、思路辦法多。在實訓的過程中,通過近距離的觀摩學習、思考揣摩,找到了諸多可以適用于濱州國資國企、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工作的思路和辦法,也對提升干部‘三專’能力、增強履職本領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采訪中,參加第三批“體悟實訓”的學員們有感而發。
取真經、練內功的目的,在于拓視野、找路徑,尋找到現代化富強濱州建設的“發展答案”。在先前參加“體悟實訓”的第一批、第二批學員,已讓諸多學習成果轉化落地、開花結果,并引進了投資、帶來了項目、促成了長遠合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而在下一步工作中,濱州也將繼續把干部“體悟實訓”工作往深里做向專業走,開啟引領發展的“新窗口”,使其成為推動濱州改革創新發展的活躍力量。
2019年全市“體悟實訓”序幕拉開,力求讓濱州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思維定式,找到富強濱州建設的有效之策
選派干部到發達地區和上級機關“體悟實訓”,始與2019年,是落實市委、市政府“六問”“八策”和“757”工作方案的一項重要舉措。“757”中,第一個“7”就是七大提升工程,選派干部外出跟班學習鍛煉,是干部能力作風提升的重要途徑。
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市委書記佘春明多次作出指示,主要目的是推動我市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視野,提升專業素養和抓發展的能力作風,加快建設“富強濱州”。
事實上,對比于南方城市,無論是發展理念、體制機制還是營商環境、發展質量,我們都存在較大差距。尋找這種差距的原因,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在于干部。濱州的干部隊伍總體素質高,但也存在思想不夠解放、抓經濟發展辦法不夠多的問題,尤其是嚴重缺乏懂經營、會管理、擅長“雙招雙引”、善于運用市場化手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專業型干部。
而分批次選派干部到南方發達地區“體悟實訓”,目的就是讓濱州的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多到“外面的世界”去闖蕩、去觀摩、去研學,通過多聽、多看、多學、多想、多參與,在實踐鍛煉中體驗發達地區的理念境界和體制機制,在“體悟實訓”中找到提升之道、創新之法,在研究討論中找到富強濱州建設的有效之策。同時,也在工作中宣傳濱州、推介濱州,積極開展產業對接和“雙招雙引”,促進合作共贏。
2019年、2020年,我市先后選派40名干部到安徽合肥、江蘇泰州跟班學習,每批兩地各10名干部,時間半年。干部的選派,優先考慮縣市區和經濟部門、經濟一線的干部,特別注重選派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年輕干部。赴合肥的干部,到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工業園區、金融機構、科創平臺等,重點學習人才合作、科技創新、金融服務、高新技術園區等領域的先進經驗。赴泰州的干部,到當地政務服務部門、國資改革平臺、科技產業園區等,重點學習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創建方面的先進經驗。
2021年,推進“雙型”城市建設,建設富強濱州,迫切需要一大批“實戰實操”型干部乘勢而上抓攻堅、創富圖強求突破。為滿足發展需求,我市決定加大選派優秀干部到發達地區、金融機構及重點企業的“融入式”體悟實訓力度,通過“走出去學”提升境界格局、開闊思路視野、增強素質能力,破解我市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上半年,精心選派了50名干部赴合肥、20名干部赴泰,創新實施“專題式”攻關模式,增強實訓實效性。圍繞全市十強產業或“雙型”城市建設方面遇到的瓶頸問題,提出重點調研課題,各“體悟實訓”團隊帶著問題在實訓城市尋求解決方案。
圍繞理念境界、體制機制、商業模式、務實作風四方面取真經、尋良策、促發展
這次分批次赴發達地區“體悟實訓”,對于濱州干部隊伍而言,是一次難得的走出去“取真經、尋良策、促發展”的生動實踐。把學到的好理念、好經驗、好做法帶回來,更好地推動濱州發展,對于每名干部而言,不僅是一次難得的學習鍛煉機會,更是一次成長提升的重要機遇。
此番“體悟實訓”的首要關鍵,是解決好“學什么”。學就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就要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同時還要學以致用。市委書記佘春明指出,要重點圍繞四個方面學習:學理念境界、學體制機制、學商業模式、學務實作風。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引領發展。這一點,參加“體悟實訓”的干部感觸最深。“合肥、泰州干部一心一意謀事業、心無旁騖干工作的良好政治生態不僅讓人欽佩,也最值得學習。唯有保持這樣充滿熱情的工作干勁,才能在面對日常工作中始終雷厲風行,并在面對艱難險阻時‘咬定青山不放松’。”參加實訓的干部有共同的心聲。
體制機制創新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之源。比如產業投資,安徽合肥在近幾年通過創新性的產業資源、金融資源和市場資源的融合以及專業精準的資本運作,締造了產業投資的“合肥模式”;比如行政審批,江蘇泰州先行先試“不見面審批”,90%的事項實現了一次不用跑。對標南方發達地區比較成熟、符合濱州“水土”的體制機制,參加“體悟實訓”的學員們采用“拿來主義”;對目前我市還不具備條件的,則在學習基礎上消化吸收,探索創新符合我市實際的體制機制。
商業模式是企業和企業之間、企業和部門之間,乃至與顧客、渠道之間的各種關系和聯結方式。要求學員注重學習標準化廠房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搭建、大企業領辦產業園等模式創新,謀劃構建“富強濱州”的良性運行模式,為我市商業模式創新提出建設性意見。務實是評判一名干部能力和作風的重要因素,要求參訓學員們深入學習南方黨員干部、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精神和低調務實的作風,塑造“有為政府”,推動發展建設,體現干部擔當。
三年時間里,共派出短期跟班學習61人,“體悟實訓”三批次110人,以甘當“小學生”的姿態積極融入對方的工作,在工作實踐積極配合,主動參與,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來學習。每一名同志都是“帶著問題去”,力求“帶著辦法回”。學員們定期召開學習交流分析會,組織“頭腦風暴”,在碰撞中相互啟發、相互融合、共同提升。
“體悟實訓”促干部學本領、轉作風、強擔當,為富強濱州建設匯聚鮮活、澎湃力量
“從泰州參加體悟實訓回來后,我們撰寫專題報告8篇,提出特色園區建設、產融服務中心運營等7條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形成了可操作可應用的工作機制。招商引資方面持續跟進招商項目22個,簽約項目3個,立項項目2個。”沾化區委副書記、區長劉長海說。2019年他參加全市首批“體悟實訓”,作為總領隊到泰州市跟班學習招商引資工作。“下一步,我們將立足沾化實際,進一步吸收泰州經驗,在開發區建設、招商機制完善和督導考核運用等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全力開創沾化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派出的優秀干部、業務骨干到發達地區學習鍛煉,不僅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磨煉了意志,也轉變了作風、積累了經驗。學習鍛煉期間,學員們學具體操作、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借鑒合肥、泰州市典型經驗做法,并結合濱州實際,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建議措施,有效提升了自身業務工作水平。同時,合肥、泰州外出學習團隊通過組織多場精準招商對接活動,加大了對濱州的宣傳力度,同時在多場對接活動中,學習團隊也增長了知識面,有效提升了招商項目洽談對接能力和招商業務工作水平。
可以說,“體悟實訓”活動的開展,不僅成為濱州培養鍛煉干部、提升干部專業化素質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成為吸引投資與合作、引進項目和人才的重要途徑。通過深刻的學習體悟和躬身踐行,彌補了知識的空白和經驗的盲區,進一步豐富了經歷、增長了才干,為現代化富強濱州建設匯聚了更鮮活、更澎湃的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