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2-02 15:08:02
全市“走在前列”優秀案例報道
濱州作為山東省唯一地級市參加全國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議
2020年8月,濱州市作為山東省唯一地級市政協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議,并以“‘建站設日’搭建協商‘寬平臺’ ‘雙向發力’畫出最大‘同心圓’”為題作了典型交流。
繼汪洋主席在講話中對濱州委員接待日活動給予肯定之后,《人民政協報》也深入報道濱州市政協以“建站設日”新形式,把凝聚共識寓于各項履職活動之中,提升了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建”的質量、“專”的水平、“商”的特色,實現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辯證統一、雙向發力,體現了新時代市縣政協新樣子,向各地推廣濱州市政協經驗做法。
搭建委員“有話能說”的新平臺
“讓委員日常有話想說、有話能說、想說有地方、說了有人聽。”這是市政協主席張兆宏在市政協機關建“站”設“日”,開展委員接待活動的初衷。
據介紹,委員接待的運作模式是“集中+日常”。“集中”就是每月集中舉辦一次委員接待日活動,邀請委員到市政協委員接待站,就黨委重視、政府關注、委員關心、群眾所盼的問題,由市政協領導、黨政相關部門負責人與委員面對面交流,就重要事項進行溝通協商;“日常”就是在政協機關設立委員接待站,在委員聯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立“委員之家”,工作日隨時接待委員,聽取委員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及各方面工作的意見建議及其他各種“想說的話”。
截至目前,自2017年5月24日,市政協機關建立委員接待站、設立委員接待日以來,已舉辦接待日45場,接待委員300余人次,平時接待委員100余人次。3年多來,市政協探索出了一條豐富履職平臺、發揮委員作用、活躍政協工作、提升工作成效的新路子。
此外,市政協還建立了“委員之家”微信群作為接待站和接待日的補充。
小切口做好大文章
“我們每次接待活動都提前發邀請函,并有針對性地邀約委員,使委員先期做好調查研究有備而來,確保協商交流有‘滋味’、有‘嚼頭’、不空泛。”市政協秘書長杜建民說。
市政協在協商選題確定上求精不求大,力求“小切口做好大文章”。
在2020年6月23日舉行的“穩外貿促外經”接待日活動上,相關部門負責人針對委員們反映的“受疫情沖擊,招商難度加大、投資信心不足”等問題,現場作出回應:“將成立‘穩外貿、促外貿’工作專班,同時經常組織外貿專家深入一線、深入外經外貿企業調研,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實際問題,第一時間研究解決。”
市政協還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開展活動,將接待站作為主接待的同時,采取“會場+現場”“固定+移動”“集中+分散”“座談+站談”多種模式結合,把接待活動拓展到縣市區、鄉村、企業和社區。
暢通“說話管用”的通道
“我們在委員接待工作中努力做到建言資政務求管用有效。每次接待活動后,都及時把委員的意見建議匯總整理成《信息專報》,呈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參閱。”市政協聯絡工委主任甄恩如介紹說。
為確保委員接待日活動中的意見建議落到實處,市政協制定了《濱州市政協開展“委員接待日”活動實施辦法(試行)》、《委員接待站工作職責、工作規程》、《濱州市政協關于加強與委員聯系的辦法》三項制度保障。規定每名政協黨組組成人員聯系5—6名政協常委,每名政協常委聯系5—6名委員,每位委員根據情況再聯系部分群眾,形成了黨組成員聯系委員的網絡系統。根據接待日主題,邀請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與委員直接對話。
對于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主要通過“兩個轉化”進行落實反饋。對委員接待活動中,委員反映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有關民生的熱點問題等,每次都以《信息專報》的形式呈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參閱。
“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對相關委員意見建議十分重視,多次批轉有關部門辦理,并督導意見建議的辦理落實。通過這‘兩個轉化’,保證了委員的建議件件有回音。”張兆宏對今年的委員接待工作充滿期待,他說,本屆政協有個“小目標”,就是爭取屆內每位市政協委員都能到市政協機關一次、參加一次委員接待活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