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5日訊 地處山東最北的濱州無棣,克服地域短板,倒逼出覆蓋鎮村、安全便捷的鎮村公交網絡,打通了農村老百姓出行的最后“堵點”。
每天清晨8點,濱州交運集團駕駛員金鳳嶺負責的公交車都會從鎮上準時發出,這一條線路就串聯起了全鎮74個村。
“間隔40分鐘左右,現在很方便了,有事等一等一會車就來了,盡量一個村不落,讓所有的人都能坐上車。”濱州交運集團七公司駕駛員、無棣縣車王鎮村民金鳳嶺告訴記者。
從2018年起,山東投資700億元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4.3萬公里,在基礎硬件的保障下,無棣縣也逐步實現農村公交全覆蓋,然而班次、時效遠遠滿足不了村民的出行需求。
無棣縣車王鎮副鎮長楊波說:“(早晨)8點多能到村里,到10:30左右才能到無棣,去務工,還是上醫院看病,到那里排號都排不上了。”
當地交通部門曾想加密車輛班次解決,但改觀不明顯。
無棣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義軍告訴記者:“縣城在縣的最西南部,最遠的(鄉鎮)距離到縣城100公里,利用我們原有的公交線路,遠遠達不到群眾需求。”
特殊的地域分布倒逼當地嘗試改變思路,過去很多縣公交以縣城中心為樞紐。無棣最終決定,把樞紐中心建在每個鄉鎮。
“每個鄉鎮2到3條線路,鎮作為一個中轉站和城鄉鎮的公交連起來。”無棣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義軍介紹。
確定了路線和班次,如何挑選司機,當地也做足了功課。
無棣縣交通運輸局四級主任科員王建明告訴記者:“以本鄉鎮為主,路線比較熟悉。對村民出行的這種需求也比較了解。”
原先跑個體運輸的金鳳嶺,成了第一批鄉鎮公交車司機,越來越多的鄉親通過他了解并選擇公交出行。
無棣縣車王鎮蘆郭小學教師徐立峰說:“公路也村村通了,咱那車也村村通了,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無棣連續五年,每年拿出600多萬元,在全縣12個街道鄉鎮設置了517個公交站點,近120部公交車在17條鄉村線路上穿行,織密了縣鎮村三級公交網絡。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