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0-11-24 08:58:11
【代表進站聽民聲】
建成鄉鎮(街道)代表聯絡站92個 社區、企業、村居代表聯絡站478個
濱州率先在全省實現三級人大代表活動平臺全覆蓋
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政治優勢。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基層代表座談會上提出,人大代表要更加密切聯系群眾。
近年來,濱州市人大常委會狠抓“雙聯”工作,推進“家站點”建設,率先在全省實現三級代表活動平臺全覆蓋。10月26日至29日,省十三屆人大第五期代表學習班暨代表聯絡站建設觀摩會在我市舉行。作為現場教學,市人大常委會為全省乃至全國各級人大常委會樹立了標桿,提供了可供各地借鑒的好經驗。11月18日-20日,記者跟隨“代表進站聽民聲”觀摩活動的腳步,實地探訪濱州市各縣(市、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特色、代表為民履職情況。
全市建成鄉鎮(街道)代表聯絡站92個,實現全覆蓋
發揮政治優勢,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首先要有平臺。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按照“有固定場所、有辦公設施、有標牌標識、有工作制度、有活動經費、有活動記錄、有固定的工作人員”的基本標準建設各級代表聯絡站,構筑以鄉鎮(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為主,以村居(社區)企業聯絡站、代表個人聯絡點(室)為輔的三級代表活動平臺體系,織密了代表聯系群眾網絡。截止2020年10月,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均設立1處以上“雙聯”活動辦公室,全市已建成鄉鎮(街道)實體代表聯絡站92個,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社區、企業、村居代表聯絡站478個。
為推動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向縱深發展,市人大常委會從9月份開始,利用3個月的時間,組織全市五級人大代表開展集中進站聯系群眾工作,制定了代表集中進站聯系群眾工作方案,按照就近方便、合理編組的原則,將全國省市縣鄉(鎮)五級人大代表編入鄉鎮(街道)中心聯絡站參加活動。截止11月6日,各級代表進站3767人次,接待群眾20973人次人,收集意見建議5300余件,為群眾辦實事及解決困難問題150余件,為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良好開局貢獻了人大力量。
網站、微博、微信三位一體,探索代表聯系群眾新模式
基于全市近60%人民群眾是網民的實際,市人大常委會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不斷探索創新“互聯網+”時代聯系人民群眾的方式方法,積極搭建覆蓋全市三級人大的網站、微博、微信三位一體信息化集群。改版升級濱州人大門戶網站,設立意見征求專欄,建設人大代表網上聯絡站,暢通“線上+線下”雙渠道,24小時隨時隨地聽民聲、察民情,已接入鄉鎮(街道)網上聯絡站終端89個,接入率達92.7%。并引導人大代表開展“亮身份”活動,實行人大代表聯系方式和身份信息“雙公開”,將“網上聯系”拓展到“掌上聯系”,實現代表聯系群眾的“全天候”、“零距離”。
市人大代表張磊個人微信二維碼上牌后,收到臨村群眾反映白楊河上游存不住水,澆地沒有水的問題。他立馬進行實地查看,經詳細分析,發現問題的原因是水閘損壞后,整理好意見建議交到金陽街道人大工委。街道水利站通過與縣水利局溝通協調,短短幾天時間在支王干修建了水閘,解決了白楊河上游存不住水的問題。白楊河作為排澇河道,一旦發生洪澇災害,支王干水閘的修建可防止白楊河上游方向洪水涌入城區主要排澇溝渠,起到阻斷洪水,實現分流的作用。小小二維碼解決了困擾群眾很久的澆地難問題,張磊代表及金陽街道人大工委“碼”上辦的工作態度及效率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據悉,截至目前,張磊代表工作室共接待群眾200余人次,共收集到群眾反映意見建議50余條。
組建專業小組和特色小組,發揮代表專業優勢
在強化原有傳統代表小組活動的基礎上,全市各級人大突出代表專業特色,組建了沾化冬棗、陽信鴨梨、古典文化、化工園區等一批代表專業小組,發揮代表專業優勢,進一步增強代表活動實效。
為更好地發揮特色代表小組作用,沾化區富源街道在黨群服務中心規范打造與特色代表小組建設相結合的特色代表小組聯絡站,把高端化工產業特色代表小組成員聯系組織起來,進站參加活動,充分發揮特色代表小組傾聽民聲、履職監督的作用。濱城區人大常委會依托人大各專委成立了6個專委特色代表小組,打造了6個專委特色聯絡站,形成了具有濱城區特色的“1+1+6+N”工作模式。即在每個鄉鎮(街道)建設1處代表之家,在每個大社區建設1處代表聯絡站,按照屬地行業特點建設6個專委特色聯絡站,在有條件的村居或企事業單位建設N處代表聯絡點,大大豐富了活動載體。
融入社會管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老百姓遇到難題找代表,代表主動走進小區、村莊,與群眾面對面溝通、點對點聯系,發現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并認真對待、切實推動解決,協調化解矛盾糾紛,為維護基層穩定、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力量。市人大常委會根據群眾所需,把代表履職延伸到社會最基層,主動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整合,把實干、實用作為推進代表聯絡站建設的關鍵,探索發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基層社會質量的新模式。
在雙湖社區人大代表聯絡點,市人大代表、社區黨委書記楊玉國,成立了老楊代表工作室,探索創新人大代表參與社區治理工作新模式,通過“三會”共商、多元共建、多方共治,實現治理成果群眾共享的新局面。截至目前,入戶走訪500余戶、商戶80余戶,征集政策、各類意見建議、問題500余條。市人大代表王樹林在濱城區市東街道代表聯絡站公布個人微信號,隨時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圍繞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他提出打通部分斷頭路橋等6條意見建議,市政府高度重視,啟動打通“斷頭路橋”攻堅計劃,克服各種困難,一年多來集中打通斷頭路(橋)近20條,極大方便了市民生活。
三天觀摩亮點紛呈,聽民聲、訪民意、察民情、解民憂,代表進站聽民聲架起了黨委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連心橋。濱州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張毅說,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這一活動,是市人大常委會轉變工作作風的一個具體體現,也是對“雙聯”工作的進一步深化,使代表聯系群眾更加經常、更加緊密,增強了代表聯系群眾的工作實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