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1-23 09:52:11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近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截至2020年9月,在全市491所中小學中,已組建教育集團92個,覆蓋學校476所,覆蓋率近97%。我市現有幼兒園938所,集團化辦園275所,覆蓋率近30%。
2017年5月全市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改革啟動
據悉,實施集團化辦學,是我市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促進薄弱學校改造,提高中小學校辦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是充分挖掘優質學校辦學潛力,縮小城鄉、區域、校際之間教育水平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破解“上好學難”、“擇校熱”等問題,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需求的重要手段。
2017年5月,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實施集團化辦學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全市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改革正式啟動。隨即,各縣(市、區)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制定實施方案,組建教育集團。
2017年底,全市10個縣(市、區)先后制定印發了《推進集團化辦學工作實施方案》,共組建中小學教育集團35個,涉及學校112所,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23.3%。2018年,為推廣總結集團化辦學工作經驗,推動工作深入開展,召開全市集團化辦學工作現場推進會議,當年全市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70%以上。今年,該工作又進一步提升,如中小學教育集團已達92個。
“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鄉村校”、“名校+民校”等多種辦學合作模式,激發了教育新活力
今春戰疫中,171節小學精品課例,59節初中精品課例出爐——這組數字不僅僅是濱州實驗教育集團優質課評選的成果,更記錄了300多位教師,30多個教研組,三個月來線上教學與集體教研的成果。
三年來,從全市來看,集團化辦學成效顯著。建立集團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集團內聯席會議,共同制定集團工作計劃,協商集團教科研活動安排,總結集團工作經驗。這一制度推動學校共同體在戰略規劃、日常管理、課程建設、教師發展與設施使用等方面實現共享、互通、合作、共生,形成集團化辦學的新機制。
同時,集團人員交流輪崗成常態。優質教師資源去薄弱學校支教,薄弱學校教師到優質學校掛職,時間不少于1年。促進城區教育向農村輻射,優質學校帶動薄弱學校,實現區域內教師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目前,教科研活動成為集團辦學的主旋律。各集團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同課異構、教學研討、班主任工作交流等活動。聯盟內大教研組不斷觀課、議課、曬課,按照“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題、定形式、定人員”的原則,定期開展教研活動。通過集團內名師指導、骨干教師引領課、教研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方式,為教師成長搭建了平臺,更新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了教育質量,努力打造教育共同體。
集團化辦學,激發了教育新活力。通過“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鄉村校”、“名校+民校”等多種辦學合作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四平八穩”辦學框架,注入了新機制新體制新變化,激發了辦學活力,調動了教與學的積極性,辦學質量和整體效益明顯提升。
惠民縣中小學實現集團化辦學100%覆蓋,濱城區成立了首批8個緊密合作型教育集團
目前,惠民縣93所中小學共成立23個教育集團,集團化辦學100%覆蓋。在該縣,編辦、教體部門理順集團內教師編制管理,實現了3處學校管理體制、辦學理念、師資調配、財務管理、教學教研、績效考核等一體化辦學改革試點。集團內部打破壁壘,優勢資源最大化利用,集中內部名師研發教學資源,帶動全縣教育質量整體提升。惠民縣第一實驗學校分別向皂戶李中學、何坊中學兩處農村學校派駐2名執行校長,將兩處農村學校納入統一教學管理。
如今年8月,濱城區首批8個緊密合作型教育集團揭牌成立,它們是按照“理念同根、資源相融、優勢互補、品牌共享”思路組建的教育集團,其典型特征是實施目標愿景一體化、文化建設一體化、管理機制一體化、師資調配一體化、教師研訓一體化、學生培養一體化等“十個一體化”策略,建設一體共贏的合作發展機制。借此,濱城區將創新實施集團化辦學質量專項評估,以構建富有區域特色的集團化辦學“2515”式評價體系為抓手,打通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壁壘,加速師資流動和專業成長,放大優質資源集群效應,賦能區域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和擴優提質,全力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