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4-10 09:15:04
增進福祉 實施重大民生實事攻堅
濱州日報評論員
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在今年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我市將“增進福祉,實施重大民生實事攻堅”列為全市七項重點攻堅任務之一。這是濱州始終保持高度重視民生問題的鮮明體現,彰顯出黨委政府全力以赴滿足群眾切身需求的為民情懷。得民心者得天下。辦好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重大民生實事,就等于牽住了民生改善的“牛鼻子”,按下了民生建設“快進鍵”。
近年來,濱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最大責任,把有限資金向民生領域傾斜,從醫、教、住、行等群眾最關心、最現實問題入手,增加民生投入,興辦民生實事,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過去一年,優質教育大班額問題有效緩解,“藍天、碧水、清廢”行動扎實開展,高鐵、高速公路、國省道、港口、機場、內河復航等重大項目有序推進,城市品質不斷提高、城鄉面貌持續改善,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尤其近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濱州不畏戰、不怯戰,以堅強有力的工作,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階段性成果,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是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須知美好生活是用努力換來的,民生福祉自然要靠一步一個腳印“掙”出來。這就需要我們以“自加壓力”的精神,胸懷“有諾必踐”的態度,為全市人民群眾兌現更多“幸福籌碼”。
增進民生福祉,必須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在完善四環五海城市建設框架的基礎上,建設“公園城市”。實施城區建設“通四斷”工程,打通“斷頭路、斷頭橋”,提高市內交通通行效率;打通“斷代綠”,實施道路綠地、公園綠地和36個口袋公園、節點綠地提升改造,完善城市生態綠地系統;打通“斷流水”,推進環城水系貫通工程,改善城區水生態環境。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濱州夜景,發展繁榮夜經濟。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創建工作,打造城市品牌、擦亮城市名片。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滿足群眾的文化增長需求,引領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質不斷提升。
增進民生福祉,必須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牢牢把握“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扎實做好問題排查整改,持續抓好貧困動態監測工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突出生態污染防治,強化生態環境建設,狠抓中央、省級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深入推進“四減四增”工作,持續打好“1+1+9”攻堅戰,把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落到實處。按照“尊重歷史、依法依規、便民利企、分類處置”原則,推動部分審批手續不完備的住宅小區、企業廠房辦理不動產登記,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為企業解壓力、松包袱。
增進民生福祉,必須堅持抓好民生保障。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基礎,實施援企穩崗、轉崗培訓、生活保障等“一攬子”幫扶措施,統籌抓好就業保障。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提升工程,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均衡供給,切實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基金監管創新,打造優質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擴面專項行動,構建覆蓋全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積極推進“食安濱州”建設,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重大民生實事是黨委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辦好民生實事既是必須完成的硬性任務,也是現實發展需要的重要任務。讓我們齊心協力打好重大民生實事攻堅戰,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共同為富強濱州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