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1-06 20:20:11
齊魯網濱州11月6日訊 (記者 王飛)云瞰黃河三角洲,東望“濱”客盈門。濱州市位于山東北部的黃河三角洲,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新時期,濱州與京東達成“互聯網+”新經濟合作,京東云落地濱州,利用技術力量助推濱州織繪“云+產業”“互聯網+政務”的數字藍圖。京東云與當地政府先后合作落地京東黃河三角洲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市政務大數據服務管理平臺、濱州市城市云計算平臺等多個項目,搭建政務云,培育濱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致力于打造新型數字城市的濱州樣板。
當傳統產業轉型遇到優勢技術
“京東黃河三角洲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目前土建進度已經完成90%,機電安裝進度也達到了85%左右。”10月31日,京東云濱州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辦公樓以及展廳進入精裝修階段,預計明年5月竣工。
京東黃河三角洲云計算大數據中心是京東云在全國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國標最高等級標準設計,一期工程占地40畝,建筑面積3萬平米,可容納2000個機柜規模。建成后將成為山東省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云計算大數據中心之一和京東云全國數據中心核心節點之一,同時作為黃河三角洲乃至環渤海經濟圈相關產業云計算支撐中心、云服務業務承接中心。
“不僅能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安全、便捷的云計算、大數據業務,也將為推進傳統產業與電子商務、大數據深度融合發展,為濱州發展數字經濟提供核心基礎設施保障。”京東云濱州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計劃承載京東集團CDN業務、京東集團AR/VR渲染業務、京東集團大數據分析業務、濱州市城市云計算平臺同城災備中心業務、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及全市大型企業服務器托管等服務。”
如此重要的云計算中心,坐落在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讓不少人感到意外。京東何以可以牽手濱州?
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王廣忠給出了答案,“濱州現在擁有高端鋁、精細化工、家紡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五大支柱產業。近年來,濱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強新能源新信息技術的建設。而京東的技術和云計算優勢,正可以為濱州傳統產業的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王廣忠說,“近3年來,京東集團充分發揮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優勢,與濱州特色產業、區位及市場優勢有機結合,賦能濱州傳統產業,促進濱州傳統產業數字化發展。在多種技術服務的加持下,濱州高端裝備產業優勢明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后勁十足。”
京東云濱州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正因為濱州和京東雙方的優勢和需求,雙方才可以在2017年達成“互聯網+”新經濟合作,一系列項目就此展開。
“云”上的智能城市
利用互聯網技術“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這是濱州以“一次辦好”改革為總抓手,打造政務服務“樣板”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之一。2017年,京東與濱州市人民政府簽訂了《“互聯網+”新經濟發展合作協議》,在開發區設立分公司,在濱州市設立獨立的本地技術服務輸出實體,打造濱州市城市云平臺,促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落地。
“2017年之前,政務數據存在質量不高、共享難度大、匯總不及時等問題。各部門數據分散在各自封閉的平臺上,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濱州市大數據局副局長戴福軍說。
京東投資建設的濱州城市云計算平臺,作為市政府專屬云平臺,將為智慧濱州城市建設,提供基礎而高效穩定的的計算、存儲、安全等IT資源與服務。提升濱州市政府信息化水平及政務信息共享水平,為實現政務業務協同處理,推動政務服務改革,提高政務服務管理水平及民生服務水平,起到了助推作用。
京東云濱州相關負責人說,目前總體規模約200個機柜,提供的云資源可以滿足城市信息化建設未來5年的發展需求。
濱州市大數據局數據顯示,自2018年9月啟動政務系統上云工作以來,累計上云51個委辦局、81個單位、125個系統、487臺云主機資源。投入高端硬件設備500余臺,成本節約比達到70%,預計節省2000余萬元費用。
2018年12月3日,京東云聯合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的軟、硬、運一體化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大廳正式啟用。截止目前,工商、勞保、住房公積金等29個部門584個事項均可在大廳完成業務受理服務。讓公眾和企業進“一個門”,跑“一個窗”,辦“千件事”,企業僅用五分鐘時間辦出一張營業執照。
“目前,濱州政務數據全歸集基本完成,全市所有委辦局及區縣,梳理117個業務系統,實現各部門相關信息資源的整合,并把大數據業務平臺向區縣延伸,共覆蓋全市66個市直部門及10區縣,極大地提升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能力。”戴福軍說,“互聯網+政務從’供給端’發力,簡化政務服務界面,完善服務訪問手段,豐富政務服務內容,成為’科技支撐在云端’’就近便捷有溫度’’智慧共享大集’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數字經濟”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10月31日,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也到濱州進行了調研,在他看來,“數據是一種資源,城市要轉型,必須要激活這些沉睡的資源。讓數據提供一個公共使用平臺,建立一個公共產品。企業就有通道尋找需要的東西,數字經濟的特征之一便是平臺經濟。一個平臺,對接起供需,配置了資源,而大數據平臺實現了個性化制造,由此創造了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對于濱州市與京東集團合作,易憲容認為,京東可以為濱州發展數字經濟提供強有力的技術、資源和服務支持。京東發揮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優勢,與濱州特色產業、區位及市場優勢有機結合,賦能濱州傳統產業,促進濱州傳統產業數字化發展,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以“云計算+大數據”為核心構建的統一數字基礎設施平臺,京東云為山東省乃至整個環渤海經濟圈的企業提供云計算、大數據業務支撐,打造本地新經濟生態圈,提升濱州市電子商務發展水平,進而帶動農產品、旅游等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
“為加快濱州市企業上云步伐,我們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提出’云超市’模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云服務商,依托靈活的IT資源,構建并擴展企業自身的信息化系統。”戴福軍介紹說。
目前,渤海活塞、濱州東方地毯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業實現系統上云,借助京東的數據積累和數據優勢,很多企業實現信息節約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
“京東云提供的云數據庫、云計算服務,幫助企業了解、分析門店經營狀況,分析訂單流量等,并根據消費者畫像品其喜好風格,實現了產品定制。”濱州東方地毯有限公司生產總監陳安表示,京東云幫助企業為線上客戶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實現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濱州傳統農業、傳統工業規模大比例重,大數據則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驅動力。
利用產銷對接、產業扶貧、品牌建設等方面優勢,京東聯合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及濱州市相關部門,進行“技術賦能、品牌提升、產業升級”,推進濱州特色產業推廣。
“京東首屆沾化冬棗電商節”通過京東眾籌、線上線下促銷,京東品牌日以及秒殺等一系列活動,將沾化特產館水果店鋪排名從114名提升到第1名,帶動濱州沾化冬棗銷量超過百萬噸,實現線上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
而京東(濱州)數字經濟產業園則是數字經濟發展的落地平臺。
數字經濟產業園是濱州開發區管委會與京東集團合作建設,集聚信息流、資金流、商流、物流、人才流。京東負責園區整體規劃、運營,搭建園區營商環境及為入駐企業提供相應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電商運營、產業招商、品牌打造、科技孵化等運營與資源支持。
“雙方致力于打造國內一流的新經濟發展高地,形成數字經濟產業園與’京東黃河三角洲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新經濟產業發展格局。”京東云濱州相關負責人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