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網
2018-06-01 08:57:06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忠才 通訊員 劉鳳霞
新舊動能轉換是黨中央國務院面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濱州經濟實現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機遇。近期,濱州市委政法委出臺了《服務保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意見》,要求全市政法機關牢牢把握、全力服務于市委、市政府總體思路和工作布局,在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鄉村振興、促進開放發展、防控突出風險、優化服務支撐、建立長效機制等方面強化保障。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全市政法機關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更加重視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更加重視社會穩定問題的主動應對,更加重視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結合,千方百計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阻力在哪里,政法工作就保障到哪里,全力營造穩定的發展環境
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需要擦亮“平安”這塊“金字”招牌。全市政法機關立足職能,主動作為,積極防范金融、環保、社會穩定等領域風險,努力為新舊動能轉換排除阻力。
重拳出擊以打開路,積極防范金融領域風險。組織開展打擊惡意逃廢金融債務專項行動,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孟曉雷任總指揮的指揮部,政法各部門均建立“一把手”負責的工作專班,執行“日報告”和定期研判制度,加強與金融機構配合,確保打擊行動穩、準、狠。期間,定向約談形成震懾效應,企業實際控制人不到位的現場傳喚,拒不還款的當場依法刑事拘留。目前,已立案122起、破案102起,實現現金清收5.88億元,償還貸款本息9.52億元,化解不良貸款36.35億元。
立足職能嚴格執法,著力保障生態濱州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對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案件依法從嚴打擊。深入推進環境保護領域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落實重大案件提前介入、快速反應及掛牌督辦機制。今年以來,共依法批捕、起訴污染環境犯罪20件39人。
精準摸排綜合治理,切實維護良好市場秩序。深入摸排、重點打擊盤踞在建筑、房地產等傳統行業破壞市場秩序的黑惡勢力。特別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打掉涉惡類犯罪團伙112個,破獲刑事案件330起,抓獲嫌疑人559人。加大產權保護力度,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實施方案》,明確7類32項工作任務牽頭單位,依法妥善審理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等指示產權案件,保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集中力量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破獲網絡電信詐騙案件80起,凍結涉案資金2500余萬元。
主動對接動能轉換需求,不斷優化政法服務供給,全力營造優質的服務環境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越來越快,區域特色民營經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出來的中小企業亟需跨越式發展,法律服務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迫切。全市政法機關主動強化服務意識,不斷增強服務的針對性、高效性和便捷性。
堅持科學辦案理念,增強服務針對性。樹立“謙抑、審慎、善意”執法理念,最大限度寬容市場主體,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去年以來,依法審理破產重整、清算案件114件,妥善審理涉及非公有制企業糾紛,正確認定新型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支持多渠道融資,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不斷加強對新業態、新模式的司法保護,積極開展“網約車”、網絡金融、網絡購物等涉網新類型案件裁判規則研究,準確適用法律,依法作出判決,推動形成充滿活力的營商環境。
主動面向企業需求,增強服務便捷性。組織開展“企業破產法實務論壇”、“雙百法治宣講”、青年律師民商業務辯論等主題實踐活動,召開政法系統服務金融業座談會、服務中小企業座談會,實時實地幫助重點行業、中小企業解決現實困難和法律難題。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精簡48項行政許可事項。實行“零門檻”進城鎮落戶,鼓勵引導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村人口舉家進城落戶。全力服務人才引進戰略實施,凡是有意在濱落戶的高校畢業生及專業技能人才均可申請登記常住戶口,簡化往來港澳商務簽注辦理手續,落實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政策,暢通人才引進“綠色服務通道”。
攻堅執法司法難題,增強服務高效性。構建執行工作新機制,出臺了《關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的通知》,開展集中執行專項行動150次,實施強制搜查33件次,強制騰房11套,拘留358人,以拒執罪追究刑事責任2人。謀求公益訴訟新突破,對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不依法正確履職、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啟動訴前程序21件。
發揮法治引領保障作用,推進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全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法治是對于新舊動能轉換項目、人才、資金都有極大的吸引力。全市政法機關找準定位,主動發力,加快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堅持通過個案裁判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注重平衡保護重大項目中公共利益與相對人合法權益,妥善處理征收拆遷補償等行政案件,服務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南水北調”工程、“城中村”“棚戶區”改造等重大項目。2018年,審結一審行政案件80件,審結非訴執行案件334件。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對園區、企業覆蓋力度,幫助園區、企業建立法律顧問和公司律師制度,組織“企業法治講堂”進企業、園區活動300余次,有針對性地組織經濟法、合同法、物權法等專題法治培訓100余次。積極與新媒體合作,創辦《普法時間》、《普法直通車》、《律師說法》等欄目,打造 “微信”學法單元,加大向相關組織、企事業單位、重大項目提供法治宣傳和法律支撐的力度,促進企業依法辦事、安全生產、誠信經營,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企業管理人員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水平。
堅決懲處違規審批、弄虛作假、放任違法等瀆職犯罪和行賄犯罪,嚴肅查處惠農、扶貧領域的職務犯罪,切實維護企業和群眾的切身利益。全面加強執法司法規范化建設、政法隊伍紀律作風建設,引導政法干警既積極作為、主動服務,堂堂正正和企業家接觸交往,又嚴格執行規矩紀律,杜絕“只微笑不辦事”等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杜絕刁難為難企業、損害企業合法權益等行為,真正做到“親”而又“清”、“清”而又“親”,使企業和企業家有更多的獲得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