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8-03-08 11:09:03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今年,濱州經信工作將堅持“工業強市”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四新”促“四化”實現“四提”。主要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000億元,同比增長8%;實現技改投入900億元,同比增長8%左右。
突出集約集群發展,著力塑造濱州工業新形象
圍繞高端鋁業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深入實施“六個一工程”,即:組織產業集群中長期規劃的宣講和解讀;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協調成立各產業發展政府引導基金;由政府引導企業參與成立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重點建設鄒平縣“鋁谷”公共服務平臺;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成立“千億級產業集群”推進工作領導小組。
培育特色產業集群,貫徹落實新修訂《中小企業促進法》;開展產業集群團體標準建設和區域品牌示范區建設,2018年爭取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的特色產業集群達到8個;開展中小微企業“四升”工程(即個升微、微升小、小升中、中升大)。
建立產業發展項目儲備庫,確保我市規模以上企業都儲備至少1個重點項目。深化新舊動能轉化體制機制改革,牽頭有關部門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制定出臺《關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五大產業集群結構優化轉型升級的意見》。
抓住技改牛鼻子,加快重點產業改造升級
啟動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到2020年,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推動全市規模以上重點企業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力爭年內實施投資過千萬元重點項目200個以上。全面落實工業強基工程,組織實施一批“四基”(核心基礎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領域重點項目。深化銀企合作,篩選一批重點項目向各金融機構進行推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境內外股票市場、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債券市場等開展直接融資。
以創新為手段,建立梯度化企業創新體系
加大企業技術中心培育力度,新培育省級中心10家以上,培育2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培育2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實施中小企業“一企一技術”創新工程,力爭新增省市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和創新企業10家,新增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引導鼓勵企業實施技術創新項目,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發揮各產業集群專家委員會的“智庫”作用;擴大和加強與省內外重點高校院所的合作,開展常態化合作和專題對接。
堅持效益質量,加快打造工業發展新實力
開展“品牌高端化”提升行動,由海航集團、山東潤沃投資等基金公司牽頭,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骨干企業參與,成立品牌經營公司,通過收購、兼并、自創等方式,收購國內外知名品牌,創建培育打造我市自己的品牌,有效解決我市企業長期貼牌問題,提升工業產品市場競爭力;實施百年品牌企業培育工程,組織實施工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申報,指導我市8家入圍企業實施工業品牌培育貫標。培育出口支柱企業,實現新增備案企業200家,零突破企業23家。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年內市級培訓企業家100人,縣級培訓企業家1000人,開展“十佳濱州創新型企業家”評選。
打造兩化融合升級版,促進產業智慧化和智慧產業化
完善和推廣濱州工業大數據服務中心,建立“云超市”服務模式,把濱州工業大數據服務中心無縫接入京東工業品電商平臺,一站式享受低價優質工業品采購服務;建立政策法規文件匯編庫,為企業提供政策文件查詢支持。實施“企業上云”工程,培育一批區域上云標桿示范企業,力爭全年上云企業突破200家,三年突破1000家。加快京東大數據中心建設,成立物聯網協會,加快推進華為濱州大數據中心建設,建成集數據中心、呼叫中心、智慧城市、外包服務、跨境電商、基金投資等13個功能于一體的大數據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園區。
推動裝備制造產業高端化發展,強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大數據運用,積極推薦申報智能制造專項和試點示范項目;組織企業申報首臺套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推薦產品列入高端技術裝備推廣目錄。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立足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基礎,提升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制造、新能源電池制造、光伏太陽能制造、光纜電纜制造、金融電子產業規模水平。
建立動態調整的軍民融合產業重點項目庫,篩選我市符合軍民融合要求的產業產品,主動銜接、加大對接,培育建設一批戰略規劃導向清晰、產業特色明顯、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軍民融合示范項目,實現融合發展、協同發展。推薦有條件的企業申請列入民參軍技術產品推薦目錄,組織企業申報省軍民結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項目;推進濱化與清華工研院、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合作項目,力爭早日開工。
發展綠色產業,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模式
組織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推進“工業綠動力”計劃各項措施;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申報中央預算內節能環保項目、省節能專項資金和省節能獎、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重點信貸項目等。完善全市綠色發展政策體系,建立綠色制造評價標準體系,組織申報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和綠色園區;組建聯合體,打造建設綠色制造集成系統,力爭建成5-10家綠色工廠,開發5種綠色產品,提升重點行業綠色制造水平。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東博興經濟開發區、山東陽信經濟開發區3家園區循環化改造工作進行驗收;對未進行改造或擬進行改造的7家園區,制訂改造實施方案;培育1家優秀清潔生產審核咨詢服務機構,推廣2項重大清潔生產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創建1家工業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加強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力爭創建2家資源綜合利用標桿企業。開展節能環保產業基地、示范縣創建工作,建立節能環保產業重點企業名庫;力爭3-5家企業進入省節能環保產業100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