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2-19 22:54:02
扶貧信息的精準,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如何精準鎖定“幫扶誰”,準確掌握貧困對象的動態信息,更加科學地因戶因人精準施策,實時監控和指揮工作進展情況,我市探索創新了“大數據+扶貧”信息化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通過近幾年的扶貧開發,我市大面積整體貧困現象已消除,現有貧困人口呈“插花式”分布,致貧原因也較為復雜,再以傳統的建檔立卡機制,實施“大水漫灌”式扶貧,已不能確保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精準施策。“大數據”定位、信息化管理成為當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必經之路、重要手段。按照市委、市政府“繪制一張扶貧地圖,動態掌握每一個貧困戶貧困人口”的要求,我市利用大數據定位技術,在全省率先研發運用了精準扶貧綜合信息系統,建立了集信息匯集、數據分析、過程監控、供需對接、政策發布、監督問效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精準扶貧平臺。
濱州市精準扶貧綜合信息平臺借助信息化手段,將精準識別出的8.9萬貧困人口的相關信息和影像資料全部錄入,精準掌控貧困狀況和動態變化。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把握貧困戶構成、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監測幫扶措施落地情況;對資金投放、項目建設運營情況設立“時間軸”,監控項目運轉動態并設置預警系統;把成員單位、幫扶企業和幫扶責任人納入平臺動態監管,對工作進展跟蹤問效。同時,開發設置“扶貧要聞”、“工作動態”、“產業扶貧”、“第一書記”等欄目,搭建貧困戶脫貧需求與社會救助資源精準對接“社會扶貧供需平臺”,真正實現了扶貧工作由定性到定量的精準轉變。
“大數據+扶貧”模式有效解決了我市“插花式”貧困這道難題,數據定位促精準、數據分析促管理、動態監控促落實。各級黨政領導和扶貧干部都能在扶貧綜合信息平臺上,或互聯網手機客戶端上,方便快捷地查閱信息、調度進展、監督工作,確保了每個環節可追溯、每項工作可追責。幫扶責任、項目進度、脫貧情況等是否落實到位、落實到人,“五全”舉措等各項扶貧政策是否落地生根、發揮應有效益,在信息平臺上一覽無余,已成為了各級領導科學決策、服務全市貧困人口的“總指揮臺”,真正實現了脫貧攻堅“掛圖作戰”、“實時督戰”。《新華社要情動態》內參2016年第11期以《從“濱州樣本”透視新常態下精準扶貧之道》為題,專門刊發了我市的做法;2016年11月29日《人民日報》以《繪制扶貧地圖,同步脫貧進度》為題,對我市精準扶貧綜合信息平臺進行了報道。
下一步,根據脫貧工作進展和動態管理的需求,我市將不斷更新拓展完善平臺功能,利用大數據、現代化信息手段提升扶貧脫貧管理水平,隨時將因突發性重大疾病、天災人禍等重大變故致貧的貧困人口納入市級平臺,實施精準幫扶,建立健全平臺管理運行長效機制,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數據和信息支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