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2-14 12:17:02
記者:近年來,我市貧困人口減貧脫貧情況如何?
張丙煜:自1994年以來,我市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地開展農村扶貧開發,先后實施了“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兩個《扶貧開發十年規劃》,以年均減貧脫貧3-5萬人的速度不斷推進。特別是“十二五”期間,與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相適應,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到2015年底,全市貧困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比重由2011年的10.7%下降到4%。
2016年3月份,全市組織開展了社情民意“大調研大走訪”精準識別“回頭看”活動,通過鎮不漏村、村不漏戶的拉網式排查,共精準識別貧困戶47881戶、貧困人口89719人(其中鄒平縣按縣定標準3600元識別貧困戶577戶、1289人)。我市對貧困群體的基本信息、幫扶措施、脫貧進展等情況全部建立了檔案,并由幫扶責任人進行動態管理。2016年4月,我市利用大數據技術研發運用了集信息匯集、數據分析、過程監控、供需對接、政策發布、監督問效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全市精準扶貧綜合信息系統,實現了脫貧信息“一屏清”。
2016年,是我市脫貧攻堅推進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減貧脫貧人口最多、最精準的一年。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7.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退出,21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脫貧摘帽,2016年減貧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目前,貧困人口凈減少7.2萬人,剩余1.8萬人(包括返貧和新識別貧困人口);貧困村脫貧摘帽213個,剩余148個。
記者:2016年,市委、市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統籌謀劃、突出精準、深入推進,目前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張丙煜: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確定了脫貧攻堅“五年任務、兩年完成,2017年現有貧困人口、貧困村全面脫貧,2018年鞏固提高”的工作目標。全市上下圍繞這一目標,緊緊圍繞“幫扶誰”“誰來扶”“怎么扶”精準施策,各項扶貧工作緊張有序、扎實深入健康推進。
為確保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2016年,市委、市政府圍繞各項政策落實和部門職能發揮,根據不同致貧原因,提出了到2017年底全市貧困人口有勞動能力全就業、無勞動能力全兜底、有創業項目全支持、子女就學培訓全保障、大病重病醫療全救助“五全”精準保障措施。
2016年,我市專項扶貧資金總額達到2.74億元,爭取扶貧再貸款6.56億元,“企業扶貧行動”激發和調動746家企業與596個貧困村簽訂了幫扶協議,各種扶貧資金的不斷投入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保障。2016年以來,全市行業扶貧機制不斷完善,形成了“1+N”精準扶貧政策體系,出臺了《貧困戶學生資助暫行辦法》《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暫行辦法》《貧困戶危房改造暫行辦法》,貧困群體在醫保、大病救助、子女入托就學、就業援助等各項政策都得到了及時落實。目前,全市農村低保線提高到3780元,農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年6180元和4180元,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每月100元;全市下達學生資助資金1530萬元,資助各學段貧困學生9460人;為4086戶貧困戶建設新房,為7110戶貧困戶進行旱廁改造;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全面參保,財政列支1200余萬元為貧困人口參加大病商業補充保險;培訓貧困人口2620人,轉移就業1208人,扶貧車間就地安置就業1080人,公益性就業崗位安置813人;修建貧困村公路168.4公里,324個貧困村實施節水灌溉項目。
記者:我市將采取哪些有力措施確保2017年脫貧攻堅戰勝利“收官”?
張丙煜:2017年我市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續做好貧困人口動態管理。抓好剩余1.8萬貧困人口、148個貧困村的脫貧工作;對8.9萬貧困人口實施動態管理,確保符合貧困人口條件的及時納入、達到脫貧標準的精準退出;逐步建立完善市扶貧信息綜合平臺長效運行機制,鞏固幫扶成果,積極探索脫貧長效機制。二是全力抓好產業扶貧工作。加大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力度,專項扶貧資金增幅高于財政增速,重點縣投入要有更大增長;加強扶貧產業項目建設與管理,確保貧困人口精準受益、穩定增收;全力抓好光伏扶貧項目。三是繼續加大社會和行業扶貧力度。繼續抓好“1+N”脫貧攻堅責任體系的完善與落實,落實市委、市政府“五全”精準施策思路,實施好《貧困戶學生資助暫行辦法》《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暫行辦法》《貧困戶危房改造暫行辦法》等各項保障兜底措施;加強幫扶責任人隊伍管理,嚴格落實幫扶責任人制度;探索社會扶貧工作機制;深化企業扶貧行動,探索濱州特色企業扶貧新路子。四是充分發揮金融扶貧作用。加大小額扶貧信貸工作力度;力爭年內實現“富民生產貸”和“富民農戶貸”投放額度達到3.5億元以上,扶貧再貸款爭取額度達到6億元以上;鞏固金融扶貧“百日攻堅”活動和“包干服務”成果;加大“光伏扶貧貸”推進力度,破解貧困戶發展光伏扶貧項目“貸款難”問題。五是抓好扶貧協作,重點做好惠民、陽信、無棣與淄博市的張店、桓臺、臨淄之間的“一對一”幫扶工作,真正把協作成效精準落實到每一名貧困群眾身上。
(濱州日報·濱州網記者 孫文杰 通訊員 張永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