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北晚報
2017-01-20 10:33:01
濱城區:投資12.6億元建成8所新校
16日上午,濱城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代區長張瑞杰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報告中,張瑞杰向全區人民鄭重承諾,2017年濱城區要堅持民生為本,把發展成果更好地體現在增進群眾福祉上,持續辦好利民實事好事。
張瑞杰介紹,濱城區要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投資12.6億元建成東城中學、玉龍湖小學等8所新校
完成6所學校的7個改擴建項目
全面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確保新技校、博翱職業中專9月份建成招生。
全面推廣聯姻名校、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等新模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持續擴張。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六大工程”,在實現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摘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基礎上,建立健全扶貧長效機制,鞏固扶貧成果。建成農村示范社區服務中心5處,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落實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保障失地農民權益。
投資4600萬元,完成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實現省市區鄉村五級醫療機構互聯互通;
加大群眾健身資源投入,持續完善市民“15分鐘步行健身圈”,打造健康濱城。
同時實施就業扶持工程,確保城鎮新增就業4000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1.2萬人。
圍繞構建“一心兩帶三區”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著力升級改造三河湖風景區基礎設施,積極推進三河湖省級休閑漁業公園建設,全力打造三河湖江南風情休閑小鎮;加快建設紅色文化旅游區,整合杜受田故居、渤海革命紀念園等資源,創建省級政德教育基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城市“精氣神”。
另外,新建1處圖書分館、2處文化分館。實施農村法律顧問全覆蓋工程,建設村居(社區)司法行政工作室65個。
投資5000萬元完成農村智能交通工程,持續完善“1+1”警務助理工作機制。確保成功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和省級食品安全城市,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沾化區:建設城區北外環
16日上午,沾化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代區長劉長海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報告中,劉長海向全區人民鄭重承諾,2017年沾化將繼續堅持民生為先,集中力量辦好“七件實事”,讓群眾在共建共享中獲得更多幸福感。
①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全面完成4000名貧困人口、33個貧困村脫貧任務,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提高脫貧成果。
②全面完成農村改廁。投資2200萬元,完成104個村莊、2萬戶農廁改造,實現農村無害化廁所全覆蓋。
③加快提升辦學條件。投資2.9億元,新改建學校16處,徹底解決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投資7320萬元,建設標準塑膠操場17處,實現全區中學塑膠操場全覆蓋。新改建幼兒園6所,完成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④改善群眾就醫條件。投資1.4億元,新建人民醫院醫技樓和婦幼保健院綜合服務樓,中醫院病房樓建成投用;實施“互聯網+健康醫療”工程,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電子信息平臺,建成遠程精準診療系統,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⑤持續優化交通環境。投資3.6億元,實施新海路沾化段大修,開工建設城區北外環,完成27座危橋改造,新增客運公交線路2條、省定貧困村公交站點81處。
⑥實施農村危房改建。投資400萬元,改建農村危房100戶,持續改善貧困群眾住房條件。
⑦推進燃氣入戶工程??偼顿Y2億元,建設城東、城西等10處門站,實現燃氣管網鎮鎮通、全覆蓋。
惠民縣:投入5.6億元,新建縣第三中學、第四實驗學校
17日上午,惠民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代縣長夏培劍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報告中,夏培劍向全縣人民鄭重承諾,2017年要繼續辦好總投資24.8億元的10件民生實事。
①投入5.6億元,新建縣第三中學、第四實驗學校,把縣第一實驗學校和原職業中專校區改造為小學,逐步解決“大班額”問題,讓學生就學更加方便。
②投入5.5億元,新建500千伏惠民站配出線路、110千伏何坊輸變電工程,改造變電站20座、新改建35千伏線路4條,完成用電村整體改造314個、維修維護農村配電臺區713個,解決516眼農村機井用電問題,讓全縣群眾享受更加優質、高效、便利的電力服務。
③投入5.3億元,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完成改造2504套,有效改善群眾的住房條件。
④投入4.1億元,新建可容納7000名學生的職業中專,培養機電技術應用、學前教育、電子商務、酒店服務與管理、旅游服務、光伏光電等專業技術人才,提高勞動者職業能力,年培訓3500人次以上,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⑤投入1.5億元,全面完成農村廁所改造,逐步完善運營管理體制,徹底解決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后續管理問題,惠及群眾55萬人。
⑥投入1.1億元,建設縣疾控中心暨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縣社會福利中心、綜合性檢驗檢測中心,全面提升我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孤兒孤老養育養老、殘疾人康復和人民群眾飲食健康水平。
⑦投入8800萬元,成立鴻通公交公司,啟用88部新能源公交車,開通公車公營線路11條,全面完成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村莊2公里內公交通達率100%,讓城鄉群眾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公交服務。
⑧投入5537萬元,改造提升府前街、故園北路,拓寬察院街、酒廠街,完成魯北大街南延、東方花苑東路北延,解決斷頭路、半截路問題,緩解城區交通擁堵,提升城市檔次和品味。
⑨投入1500萬元,對城區汛期易積水路段進行排水管線改造,鋪設雨水專線3公里,改造雨污管網5.2公里,實現雨污分流,全力解決城區內汛期排澇和護城河水污染問題。
⑩投入1300萬元,新建城市供熱站5處,新增集中供暖50萬平方米,新改建供熱管網13公里,實現城區內符合條件小區集中供暖全覆蓋。
無棣縣:實現3963人脫貧
17日上午,無棣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無棣縣代縣長姜凌剛代表縣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報告中,姜凌剛向全縣人民鄭重承諾,2017年無棣縣要辦好執政為民“八件實事”。
1.實現3963人脫貧,26個貧困村摘帽,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2.完成30所學校建設任務,有效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3.古城核心區全面建成,正式對外開放運營。
4.實施老舊小區改造21個,農村危房改造500戶。
5.完成三角洼水廠、蘆家河子水廠水質提升工程,改善34萬農村居民飲水條
件。
6.全面提升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改造危橋51座。
7.加快建設婦幼保健院、中醫文化養生產業園。
8.完成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體育館、游泳館主體工程。
陽信縣:完成59座危橋改造
17日上午,陽信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代縣長劉藎一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報告中,劉藎一向全縣人民鄭重承諾,2017年陽信縣要全力辦好“十件實事”。
(1)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完成剩余16個省定貧困村、3560人脫貧任務,確保全縣整體脫貧。
(2)完成“全面改薄”工程總面積35萬平方米的88個校舍項目建設,有效解決“大班額”問題;加快推進一中新校區建設工程,確保9月份順利實現招生。
(3)完成農村“改廁”1.73萬戶,基本實現全縣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689戶;實現天然氣“鎮鎮通”。
(4)投資5700萬元,完成59座危橋改造,進一步深化“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5)完成溫韓路勃李街、流溫路西延、朱五路南延等縣道升級改造工程。
(6)推動健康產業園規劃建設。加快醫養護結合社會化養老服務中心施工進度,啟動縣標準化婦幼保健院建設。
(7)提升老城區道路、市場、環衛等公共設施,完成陽城八路西首農貿市場建設;建成城市公廁5處。
(8)實施畜禽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試點項目,建成糞污處理生產有機肥場10處,加強畜禽糞污處理,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9)完成體育館及體育公園二期工程,完善網格化全民健身設施體系,打造城區“15分鐘健身活動圈”。
(10)推行“一村一警”社區警務服務,完成天網五期工程,實現城鄉重要路口路段視頻監控全覆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