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8日訊 9月1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平安品質越來越穩(wěn)”主題系列新聞發(fā)布會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場。邀請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建忠,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zhí)行局局長、新聞發(fā)言人常清利,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升平安品質、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常清利介紹,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堅持“抓前端、治未病”的審判理念,緊緊依靠黨委領導,在抓實訴前調解工作的同時,把訴調對接的“調”向前延伸,做實新時代“楓橋經驗”,真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今年以來,全市法院訴前調解成功1.4萬件,成功率41.91%,訴前調解成功分流率居全省法院前三位。
依靠黨委政府領導,構建訴源治理新格局。在濱州市委主要領導親自部署下,濱州市委政法委和濱州中院作為雙召集人,建立起由政法委、法院等18個部門組成的訴源治理聯(lián)席會議,形成黨委領導、政法委主抓、法院推動、各行業(yè)參與、深入基層一線的“1+4”工作體系,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過程訴源治理大格局。濱州中院與各行政機關、行業(yè)組織簽訂訴調對接協(xié)作文件10個,配套完善金融、道交、消費、知識產權等重點領域訴源治理機制。
依托法院全流程辦案平臺數(shù)據(jù)資源,搭建訴源治理信息平臺,緊盯類型化、區(qū)域性糾紛特點,倒推成訟源頭,為基層治理提供法律指導和風險預警,精準指導訴源治理工作。市主要領導先后3次批示肯定濱州中院訴源治理工作,今年4月,濱州中院在全省法院立案訴服工作會議上就訴源治理工作作典型發(fā)言。
緊盯糾紛前端化解,推動矛調中心實質化運行。法院對接7家縣級矛調中心、31家鄉(xiāng)鎮(zhèn)矛調中心,對類型化糾紛先行推送調解,形成了“調解挺前、訴訟斷后”的遞進式矛盾糾紛分層過濾機制。今年以來,向矛調中心推送案件4242件,訴前調解成功分流率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
暢通了人民調解+司法確認的銜接機制,加大了對委派、委托調解案件的個案指導,積極參與人民調解的業(yè)務培訓,助力提升人民調解的前端化解能力和成效。今年1至8月,全市法院作出司法確認裁定4045份,組織人民調解員業(yè)務培訓4次,矛調中心聯(lián)動解紛的職能作用加速迸發(fā)。
發(fā)揮人民法庭多元職能,深度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全市法院以爭創(chuàng)“楓橋式人民法庭”活動為抓手,發(fā)揮人民法庭多元解紛和參與社會治理的職能作用。鄒平韓店法庭在實戶村設立法官工作室,每月列席民主議政日,及時就地提供法律意見;惠民孫武法庭將“不避爭,而慎戰(zhàn)”的兵法智慧融入家事審判,打造“家風文化教育基地”,設立茶座式調解室、婚姻學校,擔負起定分止爭、滋養(yǎng)鄉(xiāng)俗的社會責任。孫武法庭“家事暖陽”的審判模式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