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7日訊 9月7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環境品質越來越美”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城鄉水務局專場。邀請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清軍,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統亮,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棟,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道義,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城鄉水務局提升環境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張統亮介紹,濱州市是嚴重缺水城市,水資源短缺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近年來,濱州市委、市政府堅持問題導向,樹牢有解思維,立足濱州實際,提出了源水、用水、留水、節水、管水“五水并舉”路徑,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四水四定強引領,五水并舉謀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凝聚了社會各界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強大合力和思想共識。
堅持規劃引領。編制印發《濱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濱州市再生水利用規劃》《濱州市城市節水專項規劃》等8個專項規劃,對水資源開發利用、再生水配置、節水制度落實等進行了系統謀劃,明確了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目標任務。
明確職責分工。印發《濱州市水資源節約利用實施方案》,明確18個部門職責分工,同時,成立濱州市節約用水工作領導小組,并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形成了“分工明確、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積極開發水源。近年來投資374億元,實施水網工程241項,38座大中型水閘攔蓄雨洪水2.3億方,今年再投資22.1億元,實施水網工程22項,新增攔蓄雨洪水1億方。積極推進非常規水開發利用,今年新建5座再生水廠,生產能力達到4400萬方,其中2座已投入使用,濱化、大唐等企業已使用葛洲壩污水處理廠提標水,同時,積極推進魯北碧水源海水淡化二期工程建設,工程建設后,淡化海水生產能力達到5400萬方。狠抓取用水規范化管理,今年已利用長江水7000萬方,預計今年將達到1億方。
實施系統節水。深入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實施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生活節水降損等行業節水措施,全力提升節水水平。同時,持續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7個縣市區全部創建為節水型社會達標縣,濱州市被評為國家節水型城市。
健全管水機制。制定“取水-用水-節水-管水”全鏈條監管流程,出臺取用水監督、居民階梯水價、非居民累進加價、水權交易等10余項制度,夯實機制保障,取用水監管做到了有章可循。全面落實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征收累進加價水費3112萬元,制定《水權交易實施細則》,建立市級交易平臺,完成2168萬方水指標交易,有力保障了企業、項目用水。
強化宣傳引導。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水周等活動載體,廣泛開展節水宣傳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鄉村等“五進”活動,定期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政府開放日,發放《致廣大村民朋友一封信》50萬封,全力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
通過以上措施,黃河水占用水總量比例由85%下降至67%,有力扭轉了高度依賴黃河水的局面。2022年全市用水總量較2020年下降12.3%,萬元GDP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較2020年下降24%和10%。
下一步濱州市城鄉水務局將做好“開源”文章。持續加大水資源開發力度,做大做強雨洪水和再生水“兩個盆”。一方面,到2025年投資56億元,實施28個雨洪水開發利用項目,提升雨洪水攔蓄能力。另一方面,投資27.4億元,建設13座再生水廠,總規模1.8億方/年,到2025年再生水配置比例達到8%,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5%以上。
做好“節水”文章。大力實施引黃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縱深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積極推廣陽信縣“金陽模式”,提升農業用水效率。加強城鄉供水管網改造,降低管網漏損率。加大節水宣傳力度,提升社會各界節水意識。
做好“機制”文章。深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取用水監管、階梯水價、累進加價等制度,積極做好水權交易,會同發改部門推進水價調整,倒逼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