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6日訊 自魯渝勞務協作工作開展以來,濱州市人社部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魯渝勞務協作各項部署,堅持“上級所望,奉節所需,濱州所能”,持續做好重慶市奉節縣脫貧人口與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幫扶,推動協作機制不斷健全、協作層次不斷深化、協作領域不斷拓展,用真情、出真招、真幫扶,共同譜寫新時代魯渝勞務協作新典范、濱奉勞務協作山海情。
發揮產業優勢 勞務輸出跨區域就業
雙方人社部門建立定期溝通機制,開展互訪累計達到13次。簽訂合作協議,聚焦濱州產業優勢,組織紡織、食品加工、機械制造、生物制藥等產業企業120家,連續舉辦濱州—奉節專場招聘活動11場次,提供就業崗位1.2萬個,線上在濱州市就業人才網設立魯渝勞務協作專欄,搭建多渠道用工服務平臺,幫助2879名奉節籍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其中幫助脫貧人口就業1625人。特別是疫情期間,在山東省首個開展勞務協作視頻面試,解決跨地域面試難題;組織“點對點”專車保障奉節籍人員來濱返崗復工。幾年來,累計吸納奉節籍勞動力來魯就業292人。
發揮資金優勢 建設幫扶車間就近就業
雙方人社部門深入落實“以協作促發展”的新任務,緊扣發揮資金效益這一核心理念,圍繞促進產業發展不斷發力,聚焦奉節資源產業,共同建設就業幫扶車間102個,帶動服裝制造、電子加工、工藝品制造、鞋制造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發展,實現就業4500人,車間數和就業數均為重慶市“第一”,讓更多奉節縣無法外出的困難群體在家門口實現高質量就業,共同打造共富示范樣本。
發揮智力優勢 強化素質提升穩定就業
濱州以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奉節勞動力就業能力,濱州—奉節兩地共組織脫貧人口專題培訓21個班次,邀請山東省內技能專家和院校老師,手把手提供培訓指導,培訓困難群眾近1000人次。深入實施創業服務擴就業工程,雙方簽訂《濱州——奉節勞務協作創業服務協議》,魯北技師學院(濱州市創業大學)與重慶奉節職業教育中心強強聯合,在奉節成立濱州市創業大學奉節培訓基地,共同打造“濱州·奉節創業服務專家團隊”幫扶品牌;開設創業論壇、創業分享會等課題研討3次,廣泛帶動奉節籍勞動者就業創業。
發揮政策優勢,支持本地企業吸納就業。濱州加大政策支持,出臺一系列措施鼓勵本地企業積極吸納奉節籍勞動力就業。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優先認定為市級鄉村振興勞務基地,并給予20萬元一次性補助;對吸納奉節籍脫貧勞動力3個月以上企業,按照吸納人數給予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優先給予以工代訓補貼、穩崗返還補貼等優惠政策。人社部門深入企業講解優惠政策,在緩解企業用工問題的基礎上,真正讓企業在東西勞務協作中受益得實惠。
發揮好客優勢 真心服務讓其安心就業
濱州人社局與接收企業建立即時聯系制度,先后20多次到企業現場辦公,對奉節籍務工人員重點予以關照,掌握務工人員基本情況和訴求。為解決南北飲食不同引起的水土不服,專門為奉節員工在餐廳設立川菜專區,提供用餐補助;提供全新的被褥、洗刷用品等生活用品,不斷擦亮“好客山東”品牌,盡最大努力讓奉節籍鄉親們在濱州順利工作,安心生活。在西王集團就業的張曉云等許多奉節老鄉已在濱州工作居住長達6年,年均實現收入約5萬元以上。
山海相望,情誼悠長。濱州—奉節雖橫亙山海,卻心系情牽,在攜手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勞務協作內容定會越來越豐富,合作領域定會越來越廣闊,必定能夠譜寫出一曲更加絢麗多彩的“山海協作”時代新華章。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