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2日訊 4月11日下午,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在沾化區舉行“濱州市旅游品質提升”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棗”想遇見你·且以詩意共遠方沾化專場。
據了解,近年來,沾化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立足沾化冬棗、文化古城、河海風光等特色資源優勢,加強旅游資源開發,持續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打造了一批旅游產業發展的新亮點,全區旅游業呈現持續、健康、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發布會上,沾化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區長李寶玉介紹:發展旅游產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旅游產業框架初步形成。堅持全域旅游發展戰略,逐步構建起城區游客集散服務中心、徒駭河百里生態旅游游憩帶、秦口河景觀帶,永館路、東濱路、濱孤路旅游采摘長廊及下洼冬棗之鄉鄉村旅游區、文化古城旅游區、大高航空旅游區、濱海風光旅游區、馮家濕地漁業體驗區、泊黃農業觀光區的“一心兩帶三廊六區”旅游發展框架。
二是旅游產業綜合實力明顯提升。沾化冬棗生態旅游景區、文化古城旅游景區、徒駭河公園、霑華里·厚街文旅商業街區等50多個文旅項目先后竣工運營,全區現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家(沾化冬棗生態旅游區),3A級旅游景區2家(文化古城旅游景區、沾化區徒駭河公園),2A級旅游景區1家(山東九牛農牧科技莊園),國家、省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13家。
三是鄉村旅游蓬勃發展。依托沾化冬棗原產地和30萬畝沾化冬棗密植園的獨特優勢,精心打造“冬棗之鄉、甜蜜沾化”特色旅游品牌,每年沾化冬棗成熟季節,僅冬棗采摘一項平均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通過旅游采摘帶動棗農銷售冬棗超過1億斤。全區建成標準化冬棗采摘園300余處,沿公路干線建成“冬棗長廊”180多公里,有力帶動了全區沾化冬棗采摘游的發展。同時,依托草莓、西紅柿等特色果蔬資源,建設大高九牛農牧科技莊園、富國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園、天成現代農業創業園等一大批集民俗文化、特色種養和生態休閑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全區發展省級旅游強鄉鎮3個,省級旅游特色村17個,省級景區化村莊4個,各類鄉村旅游點100余處。
四是旅游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加快推進旅游交通、購物、餐飲、住宿等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和旅游基礎服務設施。建成全區旅游標識系統和全長23公里的徒駭河左岸慢行旅游路,發展旅游酒店、星級餐飲、農家樂、旅游購物商店等150余家,旅游接待能力不斷提升。深入開展“廁所革命”,新改建旅游廁所38處。重點旅游景區游客服務中心、景區導覽圖等服務設施全面完善,旅游環境不斷優化。智慧景區VR云游平臺上線運行,全區3A級以上景區全部實現“720°VR全景展示”和“AI語音導覽”。實施“山東手造·沾化好禮”推進工程,篩選棗木雕刻工藝品、藍印花布等19種非遺、文創、旅游商品等手造產品進行重點扶持,通過評選認定非遺工坊、搭建展示體驗中心、赴外參展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等多種形式不斷豐富文旅產品供給,打造文旅消費新熱點。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