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1月11日,濱州市委宣傳部舉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有關情況。邀請濱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顏廷友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顏廷友介紹,濱州是山東產糧大市,更是加工轉化大市,年加工量1500萬噸左右,約為全市糧食產量的四倍。作為全國唯一一個糧食食品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的地級市,濱州探索形成了全國推廣的糧食產業經濟發展“濱州模式”(“政府引導、市場導向、龍頭帶動、科技支撐、循環融合、惠民安全”),為全國的糧食產業經濟發展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截至目前,全國200余批次4000余人來濱考察學習,“濱州模式”影響力不斷擴大。近年來,濱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上下功夫,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創新之路越走越寬,成效越來越明顯。
規劃引領更加明確。2019年以來,濱州市連續出臺了《濱州市糧食食品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等綱領性文件,提出打造國家級食品產業基地的總體目標,以實現“糧食加工”向“食品生產”轉變、“消費引領”向“引領消費”轉變、“滿足需求”向“滿足時尚”轉變、“各自為戰”向“抱團發展”轉變,預計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糧食食品加工企業數量超過200家,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達2200億元。
產業鏈條更加完整,在指導企業延伸產業鏈上下功夫,在做大做強上找對策,全市食品產業加工鏈條不斷延伸,產值不斷提升。如中裕食品打造的三產融合、綠色循環發展模式,該模式構建了從土地到土地、從田間到餐桌、從一產到三產的自主育種-訂單種植-收購倉儲-粗加工-精深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綠色種植-生態養殖-有機肥還田的閉循環產業鏈,把一粒小麥變成了十大系列500多種產品,打造出全國最長、最完整的小麥全產業鏈,形成了“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的融合發展新業態。
產業品牌更加響亮,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全市擁有糧油品牌56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9個、山東著名商標16個,西王、天下五谷、中裕、長壽花等品牌享譽全國。中裕食品的谷朊粉、膳食纖維等高附加值產品已實現量產,鄒平市長壽花食品成功攻克甘油二酯食用油制備工藝技術壁壘,推出新一代高端功能性食用油,成為全國第一家實現研發走向量產的企業。濱州綠色優質糧油產品獲得廣泛市場認可,既保障了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又滿足了群眾多樣化需求,產品質量、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有了質的提升。
下一步,濱州市將圍繞“打造國家級食品產業基地”目標,聚力攻堅、合力突圍,著力在做大增量、做優存量、做強總量上開辟新路徑,加快推動糧食食品產業不斷向園區化、高值化、高端化、品牌化、融合化“五化”方向提升,打造糧食食品產業發展“加強版”。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