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9日訊 1月9日,濱州市委宣傳部舉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體育工作有關情況。邀請濱州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波,濱州市體育局副局長、二級調研員吳國華,濱州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淑萍,濱州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飛,共同介紹濱州市體育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周波介紹,2022年,濱州市體育局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體育強國國家戰略,以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自我加壓,主動作為,持續深化群眾體育樹品牌、競技體育爭金牌、體育產業創名牌的“三牌爭創工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創新推動城市品質提升與品牌打造,有力夯實競技體育發展基礎,多元促進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各項體育工作取得亮眼成果和顯著成效。
人民至上,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再上新水平。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不斷強化。2022年,市縣兩級體育部門共計投入2000余萬元,建設“便捷健身圈”和“百姓健身屋”,開展農村健身設施提檔升級工程,推動室外室內健身設施在全市城鄉普及配置。全市建成“便捷健身圈”372處,試點建設“百姓健身屋”36處,完成1524個村的健身場地設施提檔升級,110所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極大改善了市民健身環境。市主體育場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設工作順利推進。目前,全市公共體育場地數量達1.7萬個,體育場地面積共計1198.9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平方米以上,群眾運動健身的休閑空間不斷提升。體育公園城市建設成效顯現。2022年,圍繞打造全國首個“體育公園城市”建設,體育、發改兩部門聯合向上爭取體育公園建設資金1600萬元。全市建成了新立河體育公園、博興縣體育公園2處國家標準的體育公園,完成了濱城區北海公園、鄒平市黛溪湖體育公園、沾化區徒駭河體育公園、無棣縣鏡湖體育公園、博興縣董永公園等5處體育公園的選址及基礎設施建設。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廣泛開展。圍繞全民健身運動會、社區運動會、職工運動會、冬季全民健身運動會等,舉辦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超4000項次,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百花齊放。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達43%,全民健身質量不斷提高。濱州市在“樂行春秋”健步走省級比賽中名列全省第一位;博興縣成功創建全國第一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市體育局連續十一年獲全省全民健身運動會優秀組織獎,連續五年獲全省冬季全民健身運動會優秀組織獎,濱州群眾體育實現品牌示范力、引領力 “雙提升”。群眾身邊健身組織全面加強。圍繞強化體育社會組織管理,壯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推動健身指導服務深入基層,提升智慧化體育服務水平等,年內創建基層“最美體育村居(社區)”100個,培訓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4227人,國民體質監測樣本量達9367人,推動健身設施管護流程簡化。目前,全市體育社會組織達到903家,全民健身站點3200余個,社會體育指導員18116人,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千人比達4.6‰,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92%,近5000件公共健身設施實現“一鍵報修”智慧服務。
追求卓越,競技體育和青少年體育再上新水平。競技體育創新高。2022年,濱州運動員獲得國際比賽9項冠軍、全國比賽12項冠軍,創歷史新高。濱州代表團取得第二十五屆省運會46枚金牌,榮獲金牌成績獎、總分成績獎、優秀運動員組金牌總分成績獎、比賽金牌成績獎、體育道德風尚獎等5大獎項,并獲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頒獎的殊榮。在省體育局對第三十二屆奧運會和第十四屆全運會集體和個人的表揚通報中,濱州市10名運動員獲個人記功,7名同志獲個人記功或嘉獎,1個單位獲集體嘉獎。基地創建上水平。今年以來,濱州市體育局修訂了《濱州市體育后備人才基地評定辦法》,評定市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30家(一類基地5家、二類基地25家);射擊、田徑、武術套路等9個項目的省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創建成效顯著,共取得第二十五屆省運會金牌23枚,為濱州代表團省運會金牌總量貢獻了“半壁江山”;市體校和博興縣體校2家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復評準備工作順利完成。市體校成功創建“全國排球高水平后備
人才基地”,并獲評2021年度運動營養咨詢與指導1+X證書“卓越進取院校”。體教融合再深化。今年,濱州市成功獲批全省唯一幼兒體育試點城市。爭取到國家體育總局和全國體校聯合會全國青少年體操、手球、田徑等錦標賽。圍繞“奔跑吧·少年”青少年主題賽事活動,舉辦市級中小學生體育聯賽5項、市級青少年比賽3項,完成3000多名中小學生游泳普及培訓。目前,全市有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58所,國家級手球、乒乓球項目傳統學校3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41所。
服務大局,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動能再上新水平。體育賽事經濟更加活躍。今年,中國足協五人制足球甲級聯賽總決賽和超級聯賽第三站、第四站(總決賽)在濱州市舉辦,130場比賽實現全國直播,參賽人員達1000人次;全國體校青少年體操錦標賽、手球錦標賽確定在濱州市舉辦;承辦了全省第四屆健身操舞比賽、全省第五屆老年人運動會乒乓球比賽、全省第六屆業余羽毛球聯賽等10余場省級賽事活動,吸引市外來濱參賽人員2000人次。以上賽事活動僅在人員食宿消費、上級辦賽經費撥付上就近3300萬元。另有冠名企業來人、球迷團、親友團等來濱消費,有力拉動了濱州市消費。體育市場主體穩中有增。今年,濱州市還新培育“準四上”體育類市場主體4家,其中1家新增為2023年體育服務類納統企業。另外,根據市統計局反饋,全市納入本年度GDP核算的規模以上體育服務類企業5家,全年營業收入2800余萬元。濱州體育彩票銷售量達7.98億元,為濱州市籌集公益金5500萬元。體育產業發展體系不斷完善。規劃引領上,全市體育產業專題研究會議順利召開,完善體育產業“十四五”規劃和出臺體育產業三年行動方案作為市重要文件推進出臺,體育產業上升到全市新興產業的發展地位。品牌提升上,在惠民李莊體育繩網成功創建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的基礎上持續發力,成功舉辦首屆“濱州跳起來”全國跳繩大賽,“九九黃河”系列賽事創新破題,惠民體育繩網的品牌力進一步提升,全年產值超30億元;濱州體育產品打入2022北京冬奧會等國際賽事。融合發展上,圍繞市委“雙招雙引”戰略部署,在五大千億級產業上做體企融合文章,促成泰山體育產業集團在濱注冊成立子公司,舒華、特步等國內名企來濱考察并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為濱州市體育產業發展搭建了多元合作的平臺。
2023年,濱州市體育局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市委“1+838”工作格局、政府工作報告“12158”民生實事,堅定“想干、敢干”的工作方向,壓實“能干、真干”的工作責任,錘煉“會干、巧干”的工作思維,拿出“認干、實干”的工作行動,持續推進體育“三牌爭創工程”,落實“在知愛建”,在新起點上開創濱州體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