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2-11-24 09:03:11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右手拿著一把剪刀,左手拿著一張紅紙,幾經折疊,手臂輕盈地舞動,剪刀在一疊紅紙上靈巧地穿梭著,片刻之后,紅色宣紙變成了8只可愛靈動的小兔子。她心靈手巧,一雙巧手剪出的惟妙百態;她心地善良,熱衷于公益事業。她就是濱州市非遺剪紙傳承人——藺飛飛。
來到藺飛飛工作室,一片喜慶的紅色映入眼簾。墻上、桌上到處陳列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剪紙作品,讓人似乎走進了滿是故事的世界。
今年34歲的藺飛飛是土生土長的濱州人,出生于剪紙藝術之家,師從魯北地區民間剪紙代表人物杜秀貞;繼承其粗獷豪放的剪紙風格,系祖孫關系,擅長剪紙、刻紙、套色剪紙,致力于剪紙實踐教學,非遺保護宣傳,文創產品開發等。
藺飛飛自幼跟隨奶奶杜秀貞學習濱州民間剪紙,耳濡目染深受傳統文化和剪紙技藝的影響與洗滌。藺飛飛說:“小時候記得奶奶的房子里全是好看的剪紙圖畫,五六歲起,就搬個小馬扎坐奶奶身旁看她拿把小剪刀剪紙了,有時便會學著奶奶的樣子剪。奶奶夸我剪得很好。”奶奶淳樸自然而又充滿靈氣的剪紙風格,深深影響著她的從藝之路。藺飛飛從小發自心底喜愛和珍惜這一珍貴的民間藝術。
小時候的剪紙涂鴉開啟了藺飛飛追求剪紙藝術之路的大門。她相繼在山東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江西景德鎮等參加國家及省級高級研培學習,作品被山東省文化館、安徽省文化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濱州市檔案局等留館、留校收藏。隨著國家近年來,各級部門對非遺傳承保護工作方面的大力號召提倡和眾多政策出臺,她緊隨政策步伐開始積極創新轉型,現階段主要從事剪紙技藝的大量創作實踐、文創產品的開發與實用性創新、開設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非遺進企業、文創研發推廣等活動,結合傳統的濱州民間剪紙技藝和社會趨勢,努力打造傳統手藝多樣化、傳統手藝時尚化。
作為濱州人的她,深受本地文化熏陶,將這里風土人情浸入到剪紙中。她的經典作品呂劇“董永和七仙女”“十二生肖”系列、“濱州地標”系列等將濱州元素融入剪紙作品中,形成了獨有的剪紙藝術特色。
藝術的靈感來源于生活的寫照。經過近三十年的磨礪,她在多年的藝術創作中對剪紙工藝不斷地精進,現在,藺飛飛剪紙可以不用描樣,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下跑的、還是水里游的,在她的手中都能剪成寓意豐富、妙趣橫生、令人陶醉的藝術形象。她說:“隨時拿起剪刀都能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樣才算真正學會了剪紙,才能將這門藝術完整地傳承下去。”
剪紙技藝從民間來,再走到民間去,這一直是藺飛飛的心愿。如今,她已經給上千人義務培訓過剪紙技藝。經她多年教學研究發現,剪紙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耐心和觀察能力,動手動腦、創新學習大有裨益。對老年人預防老年癡呆非常有幫助,殘疾人創業更是簡單易學可操作。而通過進景區,私人定制和文創研發等方面,工藝精湛,包裝美觀的產品是非常好的旅游商品和饋贈伴手禮,而取材簡單方便,耗材物美價廉更是助益社會薄弱群體的再就業再創業。藺飛飛說:“剪紙是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種體現,只有將它延續下去才能讓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剪紙傳承技藝的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是一種精神傳承,也是我們作為手藝人的思想傳承。我將利用好自己手中的剪刀,繼續將剪紙藝術發揚光大。”
現在,來藺飛飛身邊學剪紙的人越來越多,大到耄耋老人,小到中小學的學子,學剪紙的氣氛在濱州慢慢擴散開來。大大小小的活動主辦方對藺飛飛的邀請絡繹不絕,對剪紙感興趣的人也在不斷增加。對于剪紙的傳承與未來,藺飛飛充滿了期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