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3日訊 9月22日,“喜迎二十大·沿海看變化 ”主流媒體濱州行采訪團走進山東海瓷集團,了解其“化貝殼為海瓷,化海瓷為藝術”的手造產業創新路。
山東珍貝瓷業總經理郭云蛟介紹,該公司是集海瓷藝術創作推廣和海瓷家居生活器皿制造銷售為主要經營的高科技企業,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公司作為非遺及傳統工藝的代表性企業,以陶瓷工藝創新為基礎,實現了“化貝殼為海瓷,化海瓷為藝術”的二次跨越。“鈣質瓷的釉中彩手繪生產工藝方法”獲得三項國家發明專利,并榮獲山東省優秀專利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郭云蛟說,一件海瓷作品要經歷近百道工序,來自無棣貝殼堤島的貝殼,經過粗碎球磨、篩分、漿池儲存、泥漿輸送除鐵、濾泥、一次練泥、泥料陳腐的加工,或滾壓成型,或壓力注漿成型,或普通注漿成型,根據生產需求制成碗、碟、盤等不同的形狀,后經脫膜、自然干燥、修坯、坯檢等工序制成素胚,素胚進行三次燒制,在燒制過程中還需拋光、施釉、貼花等,出窯后修磨、質檢、包裝幾十道流程后,最終才得以完成。成型的海瓷制品,其質地細膩、壁薄輕柔、釉面滋潤、玲瓏剔透,輕輕敲擊聲音清脆悅耳可進行演奏,就好似貝殼重獲新生后的歌聲。
事實上,傳統以生活日用瓷為主的發展模式逐漸制約了企業發展,提升海瓷制品的藝術性,增加產品附加值,將傳統與手造相結合,將手繪與瓷器相綁定,海瓷藝術品開始成為企業發展的方向。
公司自主研發的納米貝殼粉復礦抗菌材料,利用納米貝殼粉摻雜金屬離子并復合其它礦物材料制備,具有耐高溫、抗菌性能穩定、對人畜及環境安全、抗菌效果好、使用領域廣等特點。能解決銀系抗菌劑容易變色、有機抗菌劑不耐高溫以及光催化抗菌劑受光照條件限制等優點。抗菌率達到99%以上。是國內技術領先的高溫抗菌劑。
郭云蛟介紹,該公司創新研發的活化水功能材料,不用借助外加能量,利用材料本身物理特性實現活化水、保持水的弱堿性功能,可用于飲水設備及生活器具,已與瓶裝水協會等單位合作,制定了“小分子水”團體標準,向社會推廣。
海瓷手繪還被列入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項目資源庫。公司與省文旅廳、省外辦開展南澳、泰國、韓國、俄羅斯等文化交流活動,大放異彩。海瓷藝術品參與重大外事活動,“水墨海瓷”爭創國家級品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郭云蛟說,今年重點建設的“山東手造海瓷文化創意研發中心”以“山東手造?優選100”為引領,以省級設計中心為依托,集合海瓷、鹽雕、剪紙、絨繡、柳編、粗布、泥塑等魯北特色手造產業及非遺項目,采用園區性集約化運營模式,構建以文化為內容、以科技為載體、以研發為核心的集研發、創意、體驗、數字化營銷為一體的創意集群和文化高地。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