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1日訊 7月21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州市海洋發展漁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國義,濱州市海洋發展漁業局黨組成員、市海洋發展研究院院長陳勝林及有關負責人介紹濱州市海洋發展研究院成立一年來工作相關情況,發布重大海洋漁業科技新成果,并回答記者提問。
一年來,濱州市海洋發展研究院緊緊圍繞“打造應用型科創服務平臺”功能定位,發起成立現代海洋產業高端智庫,邀請院士、泰山學者、專家教授在內的53名涉海高層次人才參加。聯合渤海水產創建省級海洋工程協同創新中心,開展對蝦新品系“渤海1號”研發認定,建設國家級對蝦聯合育種平臺。創建國家級、省級創新團隊綜合試驗站3處,研發推廣“135分級接續養殖”等全省漁業主推技術8項。搭建海洋科創服務“線上平臺”,入駐涉海企業26家,及時收集、更新、發布科技需求45項,促成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所等14家科研院所、23名專家教授,與濱州市18家涉海企業簽訂科技合作協議,落地成果轉化項目12個,實現收益3.5億元。聯合企業設立5個海洋漁業科研中試基地,派駐4名技術人員到基地開展科研試驗和成果轉化。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濱州水產博覽會,創建“中國文蛤之鄉”“中國白對蝦種都”2個國字號品牌。建成全省唯一的水生動物疫病防控監測區域中心,免費開展魚病檢測服務。創新海水養殖“測水配方”行動,成功化解養殖環境危害隱患3次。線上線下培訓海洋漁業從業人員1152人次,有力促進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
2022年,濱州市海洋發展研究院聯合省海洋經濟技術研究會、省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蝦蟹產業團隊、市科協等開展系列科創服務活動,主要包括現代海洋漁業協同創新基地現場培訓、濱州市海洋漁業科技創新團隊年度會議、“漁技云課堂”線上開課、“海上濱州,你知道多少?”系列短視頻展播等系列活動。為進一步擴大宣傳引導,探索對蝦零售新模式,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還將舉辦濱州對蝦開捕節和“海上濱州 零售升級”暨“碼上吃蝦”小程序上線啟動儀式等活動。
在新聞發布會上同時發布了《南美白對蝦苗種鹽化培育技術規范》《南美白對蝦高鹽度養殖技術規范》兩項國家級漁業團體標準、凡納濱對蝦“渤海1號”農業農村部認定水產新品種、海蕾DHA藻油軟膠囊國家保健食品生產許可等重大科技成果。
下一步,濱州市海洋發展研究院將緊緊圍繞建設更高水平的應用型科創服務平臺,聯合涉海企業、科研院校建設高能級的行業監管、產業促進、科研孵化平臺,突出抓好“海洋資源調查監測、漁業中試基地建設、海洋藍色碳匯行動”等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工程,為全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撐,為富強濱州、海洋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在提問環節,濱州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有關負責人解答了記者關注的水產新品種、海蕾DHA藻油軟膠囊和科創服務線上系列活動等方面的問題。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