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一二三產融合、黃河灘上結出豐收“果” 博興縣“一蝦一豆”綠色高效循環經濟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2-06-30 19:29:06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30日訊 時至夏至,萬物至極,6月底,一場及時雨滋潤了魯北大地。

在濱州市博興縣龐家鎮的農田里,大小農機來回穿梭,伴隨著大豆播種接近尾聲,這場雨來得正好,昭示著今秋又將獲豐收。

10余公里外的喬莊鎮,星羅棋布的養殖池內,南美白對蝦長勢喜人,不出一個月,它們將乘著冷鏈物流,到達一二線城市人的菜籃子。

博興地處黃河下游南岸,北緯37度黃金帶,光照充強,晝夜溫差大,土壤偏堿性,非常適宜大豆種植和生態蝦養殖。     

近年來,博興縣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機遇,依托糧食加工和水產養殖兩大產業,明確了“一蝦一豆”作為綠色高效產業發展的新重點,開辟“種養結合、漁糧共贏”綠色生態發展新模式,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有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高質量發展。

優化產業布局,發展“一蝦一豆”綠色高效特色產業

博興是全國800個糧食生產大縣之一,擁有“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縣”稱號,也是全國重要的糧油生產加工基地,擁有大豆加工為主的完整地糧油加工產業鏈條,年加工大豆400萬噸左右。

龐大加工能力下,也曾經有“大而不細”的煩惱:每年大豆榨油產生的豆粕約280萬噸,除約20%左右深加工以外,大多作為原料直接對外銷售,附加值偏低。

而另一主導產業生態對蝦養殖,飼料的選擇尤為重要。

喬莊鎮養殖戶高永波說,飼料好的話,一斤料能出一斤蝦,飼料不好的話,得1.2斤飼料。

據當地漁業部門統計,飼料市場年需求3-4萬噸,但因為缺乏規范,飼料來源和執行標準不統一,生態對蝦養殖的質量無法保證。

守著黃河水、住在黃河灘,如何種出優質豆、養出優質蝦,是多年來當地人孜孜以求的夢想。

近年來,博興縣立足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明確“一蝦一豆”作為綠色高效產業發展的重點,不斷優化產業布局,開辟了“優勢互補”新模式,沿黃高效生態農業迸發出新的活力。

沿黃河,博興縣借助國家現代農業優質魚項目,建設2000畝以上現代漁業園區10個(其中省級現代漁業園區2個),打造自西向東綿延20公里的生態對蝦產業帶,與打漁張省級森林公園融為一體,形成生態、綠色、休閑為主題的沿黃鄉村振興示范帶。

在開發區,發揮香馳控股等大豆深加工企業領航作用,發展大豆種植深加工產業,形成了生產、加工、物流、服務于一體的沿黃大豆全產業鏈集群。

同時,博興還投資3500余萬元建設優質魚蝦飼料生產項目,投資2.4億元實施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大力推廣南美白對蝦“135”二茬養殖模式,充分利用豐富的大豆蛋白資源大力發展對蝦產業,實現貿工農一體化循環發展。

夢想在逐漸實現。2021年,博興全產業鏈加工大豆346.52萬噸,加工業產值92.95億元,第三產業產值12.72億元;水產養殖面積8.5萬畝左右,水產品產值14.5億元,漁業總產值22.7億元。

國家級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種糧,“吃干榨凈”每一粒大豆玉米

農業要發展快,得靠龍頭帶。

當地龍頭企業的代表——香馳控股有限公司依沿黃大豆而建,因沿黃大豆而興,多年來堅持收購黃河兩岸農民種植的優質大豆,解決企業部分原料需求的同時,解決糧賤傷農的問題。

博興縣呂藝鎮崔廟村種植戶合作社理事長耿金光說,我們多年和香馳公司簽訂訂購合同,每斤高出市場價0.2——0.3元,價格可觀。

過去30余年間,香馳與博興農業共發展,如今已是當地龍頭企業,全國同行翹楚。目前,該公司國產大豆精深加工板塊年加工大豆30萬噸,單線產能全國最大,年產大豆分離蛋白8萬噸,大豆濃縮蛋白1萬噸,組織蛋白2萬噸,膳食纖維2.5萬噸,脫脂豆粉5000噸,產業規模和產品質量居全國首位。大豆蛋白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占有率和出口占比連續5年穩居全國第一位,有力推動了博興及周邊的大豆種植和加工產業發展。

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不僅僅體現在“量”上,更體現在資源利用的“質”上。

香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執行總裁劉兆輝說,大豆加工副產品豆粕通過發酵養殖魚蝦;毛油精煉生產色拉油,進而做成調和油,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天然無公害過程;精煉過程中產生的油角生產飼料,磷脂對外銷售,實現了“吃干榨凈”每一粒大豆。

創新科技力量破解發展問題,發展綠色模式,實現“糧漁共贏”

在香馳大豆加工產業的下游,是位于喬莊鎮的山東美高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的是魚蝦飼料加工。

該企業購買香馳等公司生產的大豆加工副產品豆粕,進一步加工成為優質魚蝦飼料。

公司經理高樹峰告訴記者,他們選用了目前國際最先進的生產線,通過多個關鍵工藝點的控制,確保飼料產品熟化度及有效營養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根據魚蝦生活習性,生產浮在水面、沉到水底、懸浮在水中的不同飼料。

科技創新是第一驅動力。博興縣立足于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積極開展科技創新研發工作,大力推廣“種養結合、漁糧共贏”綠色發展新模式,引領綠色生態發展方向。

養殖技術攻關上,通過與高校院所合作,將養殖模式上由最初的純精養模式發展到羅非魚與南美白對蝦混養模式、上糧下漁模式、小拱棚養殖模式等多種養殖模式。重點推廣“135”二茬接續養殖,即:對蝦苗10天左右的淡化標粗,30天的溫棚暫養,50天的露天養殖,試點三茬養殖,實現對蝦養殖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

養殖過程中堅持“以水定產、生態優先”,在水產養殖環節使用微生物制劑改善水體環境;糧食生產環節通過微生物制劑培肥地力、改善土質,提升作物抗病促生、減藥減肥,同時,對種植基地產生的秸稈、養殖尾水、有機底泥等添加微生物制劑,制作生物肥料用于種植,實現“種養加”三級循環,農產品實現了安全綠色環保種植。

下一步,以高標準規劃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進一步優化提升沿黃大豆和生態對蝦兩大主導產業鏈。

6月30日,一場以“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綠色發展·共同富裕”為主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濱州市舉辦,聚焦的正是博興縣如何發展好“一蝦一豆”綠色高效循環經濟。

活動邀請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李春生,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等專家學者,聯合星火鄉村振興研究院,圍繞博興縣通過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聚力打造沿黃綠色循環高效生態特色農業示范區和沿黃鄉村產業振興示范帶等方面建言獻策。

星火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劉煥利表示,我們作為活動的承辦方之一,參與組織論壇,目的是希望匯聚智慧,汲取力量,從產業政策、技術等多個方面進一步幫助博興縣明確措施,進而實現“種植+生產+加工+科技+營銷+旅游”全產業鏈開發。

“一蝦一豆”產業發展的方向必然是以科技為動力,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博興縣委副書記、縣長孫戰勇說,博興沿黃生態大豆和對蝦產業集群優勢明顯,形成了完整的配套體系。這次論壇的舉辦,為我們加快鄉村產業振興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我們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積極探索沿黃堿地綜合利用的新模式,著力打造沿黃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帶,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濱州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與社區組織開展“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黨建共建主題黨日

濱州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與社區組織開展“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黨建共建主題黨日

6月28日,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與杜店街道秦淮社區組織開展“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黨建共建主題黨日活動。[詳細]
齊魯網 2022-06-29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