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1日訊 6月21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電力促經濟、同舟保發展”暨迎峰度夏新聞發布會,邀請國網濱州供電公司總經理李鋒、副總經理張榮華介紹國網濱州供電公司促經濟、保發展及迎峰度夏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李鋒介紹,每年夏季,電網企業都要迎接兩項挑戰。一是在運行條件差的濕熱氣候,迎戰一年電力負荷的最高峰,確保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用電。二是在臺風惡劣天氣和汛情到來時,電網既要扛得住,也要頂得上,為社會正常運轉提供條件,為防汛排澇提供動力。電力是經濟發展的引擎和群眾生活的重要保障,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電網企業將在今后的一個時期,疊加迎接新的挑戰,即:“保安全,保供電,保民生,保重點”,助力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穩定供應鏈、產業鏈,助推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為助力濱州經濟進一步穩中向好,確保電網平穩保供度夏,國網濱州供電公司出臺了“電力促經濟、同舟保發展”暨迎峰度夏十項舉措。
舉措一:精心調度電網,確保電力供應安全。按照“一戶一案”原則,精心編制45家重要用戶應急處置預案,滾動修編濱州電網典型事故處置預案,每月組織反事故演練,提升事故處置能力。密切跟蹤天氣和負荷變化、電煤供應、新能源發電等情況,精準開展負荷預測和運行方式分析,度夏前完成21項重載設備治理。
舉措二:加大電網投入,發揮投資拉動作用。科學修編“十四五”電網規劃,打造堅強智能電網,爭做服務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排頭兵”。積極爭取政策,堅持“能納盡納”,全年納統金額超10億元。
舉措三:超前建設電網,滿足經濟發展需求。樹牢“讓電等發展”的先行意識,高效推進220千伏蒲臺、安姜輸變電等重點工程,促進電網補強項目加快落地,滿足鄒平、博興等縣域負荷快速增長的需要。高效開展基建工程質量提升專項行動。統籌策劃220千伏支脈站綠色建造創優方案,打造輸變電標桿工程,突出“四節一環保”,推動電網綠色發展。
舉措四:加強設備運維,夯實度夏度汛基礎。實施設備智慧升級專項行動,全市220千伏變電站智能巡視及110千伏以上線路可視化實現全覆蓋,全省率先開展配網無人機規?;灾餮矙z。
舉措五: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宜商三電”舉措。暢通接電全流程管控鏈條,常態開展客戶“零證辦電”,推出7類、17項“免提交證照”證明清單,低壓非居民客戶辦電時間不超6個工作日,推行電力業務“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提供“供電+能效”服務,幫助企業改善用能方式、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全省率先推出居民充電樁報裝“無證明”“共享辦”等辦電新模式。
舉措六:落實電費政策,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堅決落實省發改委以及省電力公司相關要求,疫情期間放寬基本電費計收方式變更周期和暫停、減容期限的限制,減輕企業經營壓力。創新“電力+金融”服務模式,推出“電e貸”等產品,將企業融資需求與金融機構有效銜接,幫助企業解決融資交費難題。目前已為25家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金額達2243萬元。主動對接政府批復的疫情防控項目,開辟綠色報裝通道,及時完成防疫場所的報裝送電。
舉措七:助力鄉村振興,服務新型城鎮建設。“全鏈條”保障2914戶光伏扶貧電站高效運營,持續做好增值服務,提升消納可靠性,保障脫貧群眾持續穩定收益。全力配合實施全市扶持村集體經濟增收項目,保障持續增收。
舉措八:樹牢鏈長定位,打造綠能發展高地。主動配合政府科學編制新能源發展規劃,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打造智能、開放、友好、互動的智慧電網,全力服務國網海上風電并網檢測中心建設,打造濱州新能源發展新高地。對接跟進鹽堿灘涂地風光儲一體化基地開發,服務5個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做到“應接盡接”,推動“十四五”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深化應用“新能源云”“網上國網”平臺,構建新能源并網全流程、數字化服務體系,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線上并網服務,推進新能源配套接網工程與本體項目同步投產,減輕新能源企業投資壓力。全面加強綠電及碳交易輔助服務,開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交易代理、碳排放權交易代理等業務,為客戶創造增值收益。優化充換電設施布局,提升充電服務質量,全力保障政府、醫院、物流等關鍵充電站服務能力。今年投資建設充電站49座,充電樁525臺,年充電電量突破1200萬千瓦時,實現6個以上鄉鎮充電服務延伸。
舉措九:推進數字轉型,釋放數據社會價值。做強“電力庫”平臺,深化“雙碳大腦”“‘電+稅’融合分析”等大數據產品應用,助力全市低碳轉型,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研判。做強濱州能源大數據中心,落實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方案,探索園區級能源管理模式,加快釋放大數據價值。做優“區塊鏈+能源”試點,運用區塊鏈技術,促進源網荷儲協調互動,推動分布式新能源通過聚合方式參與綠電交易,助力全市能源結構轉型。
舉措十:搭建溝通平臺,促進保供信息公開。緊密聯系濱州主流媒體,依托公司官方微博及微信等平臺,實時發布停電預警、搶修進度、復電通知等信息。結合夏季用電特征,開展安全用電進企業、進社區等活動,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科普用電常識,提升全社會安全用電水平。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