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2-02-15 08:51:02
2021年,68歲的博興縣龐家鎮邢家村村民邢少春自從加入聯合社以來,既有了土地入股分紅收益,也有了打工收入,平時還可以在家里編蒲子辮掙錢。他對現在的生活充滿了幸福感和滿足感。像邢少春一樣,龐家鎮現在有9966戶農民加入了聯合社。
農民以土地入股,實現每畝平均凈收入1200元
龐家鎮轄50個行政村,耕地面積5.4萬畝,各村常住人口約70%為老人、婦女和兒童。為切實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地問題,加快推進農業規模化生產,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8年以來,該鎮7家合作社依章程約定,在工商部門注冊成立“博興縣振興鄉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并選取了4個試點村開啟了聯合社試點運作模式,切實增強了“三農”活力。截至目前,龐家鎮50個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已經全部加入了聯合社,實現了村級入社的全覆蓋。
該鎮堅持自覺自愿原則,愿意加入聯合社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交由村合作社管理,不想入社有意自己耕種的農戶,由村集體重新劃定調整到農業基礎設施最好的區域連片種植。土地綜合調整后,不僅實現了連片集約種植,為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精細化農業生產打下堅實基礎,而且村集體凈增耕地12%左右。聯合社出資對入社土地進行土地整理和農業基礎設施配備,為農戶提供耕種、管理和收獲農業生產全過程服務。至2021年11月底,龐家鎮加入聯合社的農戶土地每畝凈收入平均達到1200元。
打造聯合社“國龐”品牌,帶動3000人“家門口”就業
龐家鎮聯合社分村居合作社、創業型合作社和服務型合作社三種類型,各具不同功能。村居合作社負責制定種植計劃、研究產品和買家;創業型合作社負責研究開發產品;服務型合作社負責提供生產資料、農技、勞務、供水等專業服務。為切實提高聯合社服務保障能力,龐家鎮在強化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了聯合社服務保障中心。
該鎮聯合社注冊了“國龐”商標,經營范圍涵蓋產品、服務、勞務等8大類63項;投資300余萬元建立“國龐”產品展銷大廳,成立“國龐”產品銷售有限公司;并授權龐家鎮區域內部以及與外部合作開發、生產、創作的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勞務、服務等使用“國龐”商標,進入展銷大廳進行展示宣傳和線上線下銷售。在“國龐”商標品牌效應引領下,聯合社實現了良好經濟效益,以棉被為代表的手工產品與大潤發等商超達成長期合作協議,年產值達150萬元;黑麥石磨面粉年銷量由50噸增加到100噸以上,黑麥石墨面條價格由原來的每斤11元提高到15.9元。
目前,該鎮聯合社社員有3000人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其中,殘疾人創業就業、大學生創業就業、巾幗建功三個合作社還承擔起培樹特殊人群生活信心責任,解決了220名殘疾人就地就近就業,吸引了20名在外大學生回鄉創業。
科學分配化解潛在“人地”矛盾,已為73人發放新增口糧款14.2萬元
村居合作社銷售收入全額匯入核算中心賬戶。核算中心從銷售收入中扣除應由村居合作社承擔的生產資料和耕、播、管、收等費用,撥付給為其提供相應服務的合作社,然后核算純收入。聯合社提取合作社純收入的5%,作為辦公經費和“國龐”商標培育費,剩余的95%純收入和以聯合社、合作社為主體取得的各項國家政策性補貼組成合作社的可分配收入。合作社可分配收入先按集體耕地和社員耕地畝數分配,社員分配部分再按2:8分配成村集體和村民兩部分,村民分配部分直接打入個人賬戶;村集體分配部分加集體土地分配數額構成村集體分配總額。村集體分配總額,首先按村民人均分配數額發放新增人口口糧,余額作為村公積金、公益金,有效化解了農村潛在的“人地”突出矛盾,截至2021年11月已為73人發放新增口糧款14.2萬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