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鄒平融媒
2022-01-07 14:35:01
環境就是民生,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質量發展全過程。五年來,鄒平市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環境監管,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探索富有生態文明內涵的綠色發展路徑,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春到黛溪湖。 攝影:石磊
制度頂層設計 倒逼抓緊“生態績效”
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鄒平市導向鮮明。全市各級提高政治站位,從制度引領入手,全市上下增強生態意識,全力打造生態鄒平。圍繞構建全市生態環保工作體系,市委先后制定《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等各類環保文件20余個,成立由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進整改工作。2020年7月30日,成立了17個成員單位組成的鄒平市生態環境委員會,有力加強了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將環境保護作為影響各級黨委政府發展的“大事”,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定出臺相關文件,厘清各級職責,推動責任落實。制定出臺問責辦法,通過量化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從集中整治向常態治理轉變。建立了環保、公安、紀檢部門聯動機制,對環保違法違規行為嚴厲追責。通過不斷完善制度設計,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貫穿到領導決策的每一個環節。
生態優先 青山就是美麗 藍天也是幸福
2019年全市空氣質量考核列濱州市第一、地表水水質考核列濱州市第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堅綜合排名列濱州市第一;2019年12月31日,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中心被表彰為“山東省生態環境系統先進集體”;2020年9月27日,濱州市環境局鄒平分局被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評為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表現突出集體;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環保鏈。
一個個閃光的榮譽來之不易,成績是鄒平市踐行生態優先,將環境保護工作“落地”的有力詮釋。鄒平市高標準編制《鄒平縣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制定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組織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會戰、“夏季攻勢”及秋冬季攻堅“藍天行動”,關停燃煤機組58臺,停產8臺,淘汰落后燃煤機組12臺共計72萬千瓦,取締10蒸噸以下鍋爐182臺,完成燃氣鍋爐改造56臺,推動75家企業進行工業窯爐深度治理,關停工業爐窯130個;抓好成品油治理,完成116家加油站三級油氣回收,取締非法加油站點14家,加強重型柴油車治理,摸排非道路移動機械1606輛,全市所有在營加油站和所售車用柴油實現全覆蓋抽檢。加強城市機動車尾氣管理,淘汰國三柴油貨車785輛,檢測296輛;加大秸稈禁燒管控力度,實施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全市57家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企業全部配套VOCs污染防治設施。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逐年改善、整體向好,2016至2020年,市城區空氣優良天數增長了19.5%。
“治氣”讓百姓擁有了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鄒平市下力氣“治水”,還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重點抓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嚴格落實鄒平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具體內容,加強工業污染防治,提高企業污染治理能力,多次組織開展對鄒平市境內小清河、杏花河、孝婦河等重點河流及其支流和所有入河排污口開展了拉網式徒步巡查,摸清沿河廢水直排口和支流排放情況;對全市102個入河排污口開展溯源整治,并進行了分類編碼,樹立排污口標志牌52個;實施“源頭控制、岸上治理、河道修復”等綜合治理工程,完成禁養區內69家養殖場、養殖專業戶關閉搬遷,加強對重點涉水企業的監管,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轉、達標排放,切實改善水體質量。近年來鄒平市河流斷面水質逐步改善,2021年1至11月鄒平市國控斷面小清河唐口橋21項指標平均濃度均已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省控斷面杏花河張官莊、勝利河四馬橋21項指標平均濃度均已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對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和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護攻堅戰各項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工,并積極推進落實,圓滿完成攻堅戰任務目標。修訂并印發《鄒平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定期對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千噸萬人”農村飲用水水源地進行水質監測,目前鄒平市各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可達到Ⅲ類水質要求。
產業決定城市。“綠化”產業結構,鄒平市積極為城市生態“減壓”。以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為主要措施,鄒平市深入挖掘工程減排,通過實施熱電、鋼鐵、氧化鋁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焦化行業產能退出、清潔取暖等減排工程,2020年實現二氧化硫減排644.41噸,氮氧化物減排5640.43噸。推進長山鎮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2020年實現COD減排186.244噸,氨氮減排6.526噸,圓滿完成了減排任務。
“互聯網+”科技監管實現“智慧生態”
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整潔有序,“一個宜居宜業美麗的家”正成為生態鄒平的直觀體現。立足環境保護新形勢,鄒平市以高科技推動生態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堅定。累計投入資金三千萬元,建成“高空瞭望”監控系統、秸稈著火點智能可視化監控系統、“地面微站”和VOCs巡航監測,將現代化信息化手段應用到污染治理中,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提供科技支撐。全市建成458個水氣自動監測站點,其中9家城鎮污水處理廠自動監測站,66家廢水污染源自動站、16個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23個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344家廢氣污染源自動站。監測站具備了監測大氣、廢氣、水質、廢水、噪聲五大類185個項目的監測能力。
緊跟信息化大數據技術發展步伐,鄒平市積極探索“互聯網+環保”新路徑,綜合運用最新科技手段,創新科學精準治污模式,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2020年12月22日,上線發布了全國首個以智慧執法為中心、以監管預防為抓手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生態環境監管平臺。區塊鏈機實現環保與排污企業、設備廠商、公安、法院等多方共建生態環境保護聯盟鏈,確保違法活動鏈上監管、違法線索鏈上取證、多方監督司法共治,有效解決了環境監管過程中存在的電子數據易篡改、易偽造、固證取證難、司法采信難等問題,有效提高了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監管智慧化、數字化、精準化及監控預警能力和科學辦案水平。平臺自上線以來,已實現5家以上部門協同共享,鏈上治理企業超1000家,上鏈監控點位覆蓋6000余個終端設備,上鏈存證量達億條以上,極大提高了工業企業的環境自治能力,推動了經濟發展質量的全面提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