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市呂劇團
2022-01-07 14:34:01
突出特色有亮點 注重實踐顯成效
2021年濱州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開展“唱響呂劇”工程助力濱州呂劇振興
唱響呂劇系列活動戲曲進校園啟動儀式
為了進一步振興濱州呂劇,打造“故鄉派”呂劇品牌,2021年,濱州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全體員工團結協作、開拓進取,認真落實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下發的《濱州市“唱響呂劇”工程實施方案》,立足單位職能和優勢做出了亮點、取得了成效,特別是在推動呂劇普及傳承上,贏得廣大群眾和戲迷票友的高度評價。
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劇目,強力打造擔當型劇團
濱州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作為濱州呂劇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單位,多年來致力于呂劇的傳承保護和繁榮發展,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被譽為“山東呂劇的一面旗幟”。今年,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下發的《濱州市“唱響呂劇”工程實施方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唱響呂劇”工程,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作為推進全市文化重點項目的主力軍,全團勇挑重任,積極承擔組織實施和協調工作,啃下一塊又一塊的“硬骨頭”,用行動交上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
2021年上半年,啟動大型現代呂劇《紅嫂》復排工作,經過2個多月籌備、排練、合成,該劇50年后以新面貌重現舞臺,成為我市唱響“呂劇工程”、打造“故鄉派”呂劇品牌的啟幕作品。該劇在編排、舞美、燈光、服裝、化妝等各方面有了全新的改版,尤其是最后一場,加入了高難度武戲,更好地表現了年輕革命者的矯健身姿、勇敢精神,表演呈現更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6月27日,《紅嫂》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濱州市紅色題材優秀戲劇作品展演的首場演出劇目,向建黨百年獻禮,受到專家領導和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紅嫂》還成功入選“百年征程時代華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山東省優秀劇目展演。
復排經典呂劇《紅嫂》在大劇院展演
下半年,復排傳統呂劇《龍鳳面》《春江月》。結合第四屆“周末戲相逢”劇場演出活動,《龍鳳面》于11月24日在影劇院精彩上演,此劇旋律質樸清新、唱腔高亢激揚,演員們扎實的功底和精彩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劇團全體演職人員本著精益求精的原則,對經典傳統呂劇劇目進行挖掘、整理、復排、推廣演出,實現呂劇活態傳承的同時,也鍛煉了演出隊伍,培養了新生代呂劇戲曲傳承力量。
復排經典呂劇《龍鳳面》在影劇院展演
振興濱州“故鄉派”呂劇品牌,傾力打造創新型劇團
濱州作為呂劇的發源地在全省具有一定影響力,1986年至1992年,濱州舉辦了兩屆呂劇藝術節、三屆呂劇藝術研討會。在1996年11月舉辦的山東省振興呂劇理論研討會上,濱州市呂劇團率先標舉起“故鄉派”呂劇的大旗。為打造濱州特有的“故鄉派”呂劇品牌,為在全市營造人人知呂劇、懂呂劇、愛呂劇、唱呂劇的濃厚氛圍,根據《關于推進“唱響呂劇”工程——呂劇進校園工作的實施方案》,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呂劇進校園活動。
戲曲進課堂
民族樂器演奏進校園
今年以來,在濱城區、無棣縣、惠民縣及高新區開展戲曲進校園專場演出活動25場,并常態化開展呂劇進校園進課堂教學活動。針對戲曲進校園活動,劇團精心編排了打擊樂合奏《打鬧臺》、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笙獨奏《草原騎兵》、三弦獨奏《快樂的牧馬人》、墜琴獨奏《半邊天前奏曲》、二胡獨奏《新賽馬》、琵琶獨奏《十面埋伏》等,還有《姊妹易嫁》《紅嫂》《墻頭記》《知縣巡訪》《老來難》《李二嫂》《鴻雁傳書》《馬大保喝醉了酒》等劇目選段。同時,還創新性開設了戲曲化妝、服裝展示、水袖組合等教學課程。戲曲進校園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到了呂劇的魅力,培養了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藝術素養。
戲曲進校園
今年,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與濱城區實驗第二小學、濱城區第四中學聯合進行了呂劇傳承示范學校銜接探索,兩校戲曲藝術教育工作得到了全面發展。特別是濱城區第二實驗小學把“戲曲藝術進校園”作為本校特色課程,劇團每周派出國家高級專業戲曲老師、樂隊老師為“小呂劇”班的學生走進課堂授課,進行現場指導,目前,小呂劇社團的學員已由最初的8名擴大到38名,呂劇藝術教育在學校蓬勃開展。
戲曲進校園學生學習呂劇成果展示 7月-9月,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通過“觀摩+案例分析+理論講授+舞臺實踐匯報演出”相結合的模式,對全市骨干音樂教師進行培訓,對呂劇音樂基本理論、戲曲表演、唱腔藝術、身段形體、戲曲美學、劇本創作等進行全方面指導,大大提升了現有音樂教師的戲曲理論素養和戲曲演唱能力。骨干教師回到學校把學到的專業知識傳授給了在校的學生,經典呂劇唱腔在全校傳唱。
骨干音樂教師培訓
普及戲曲藝術、弘揚傳統文化,努力打造服務型劇團
根據《濱州市“唱響呂劇”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積極開展呂劇骨干培訓和莊戶劇團輔導工作。7月-9月,劇團派出多名專業戲曲老師到惠民縣、無棣縣、高新區對當地票友、戲迷進行培訓,對重點莊戶劇團幫扶指導,培訓共計240課時,培訓人次近千人。通過系統的培訓和指導,廣大學員全面了解并掌握了戲曲藝術的基本要素,學員的專業藝術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呂劇骨干培訓及莊戶劇團幫扶活動,讓更多喜歡呂劇的學員學有所成,活動取得了扎實成效。
呂劇戲迷、票友培訓
劇團的培訓工作分組進行,每個縣區都有一個教學小組,小組有隊長帶隊,配有三名專業老師、一名匯集材料員,每天到指定地點準時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唱段、基本動作指導、人物分析等。在教學工作中,專業教師除完成好教學工作外,還結合當地的學員實際情況,采用新媒體教學和面對面結合的方式進行傳統戲曲教學的嘗試,探索呂劇藝術常態化培訓模式,下一步將逐步完善和推廣。同時,教學組還加班加點為他們復排了完整劇目,并組織匯報演出活動。
無棣縣莊戶劇團展演《墻頭記》 培訓活動的開展,受到全市廣大票友、戲迷及重點莊戶劇團一致好評,掀起了全民唱呂劇的熱潮,同時也有力提升了全市呂劇愛好者的整體藝術水平。高新區一位姓吳的大姐激動地說:“培訓活動太好了,老師教得太專業了,我都沒想到自己有這么大的進步,希望這樣的活動每年都有,每季度都有,我們就不愁學不會了!”。
惠民縣戲迷、票友培訓班合影
高新區戲迷、票友、文藝骨干培訓班合影
骨干音樂教師培訓合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