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陽信縣有著豐富的生物質資源,探索推行生物質燃料+專用爐具分散式取暖、生物質燃料+鍋爐機組分布式取暖、生物質熱電聯產集中供暖三種模式。在金陽街道程塢小學幼兒園采用生物質燃料+鍋爐機組取暖,教室溫暖如春,小朋友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心地唱歌、玩游戲。
這些用樹枝、木屑等農林廢棄物壓塊后制成的生物質能清潔燃料,具有熱值高、燃燒充分、排放低等特點。陽信縣10萬畝梨園,年剪枝5萬噸,55萬畝耕地年產秸稈80萬噸,木器加工企業年供應鋸末10萬噸,打造了收儲、壓塊、爐具生產和推廣利用全鏈條產業,年產生物質顆粒20萬噸。截至今年冬季,全縣共有9.56萬戶農民采用生物質清潔取暖,其中生物質熱電聯產集中供暖14個村、2713戶,生物質燃料+鍋爐機組供暖23個村、3550戶,95.2%以上的農戶取暖不燒煤,減排二氧化碳超40萬噸。
陽信縣作為全國北方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典型模式示范基地、山東省首批生物質能源推廣應用試點縣和重點縣,積極構建“農戶就地收集、企業就近加工、全域就地使用”的陽信模式,實現生物質清潔取暖和電代煤、氣代煤等多能互補的清潔取暖縣域全覆蓋,實現了生態環保和民生保障的雙贏。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