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 老舊小區電車充電一直是“老大難”問題,有的居民將電動車放在樓道內充電,有的居民則從家中拉起“高空飛線”,不僅影響小區整體環境,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博興縣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為城區居民小區協調建設90個公共充電樁,讓居民充電便捷、安全。
博興縣棉站小區是建設于1994年的老小區,因為建設比較早,居民儲藏室都沒有通電,居民給電車充電也只能靠“高空飛線”,現在,隨著小區公共充電樁投入使用,這個難題迎刃而解。
博興縣博昌街道棉站小區居民周懷田說:“我們這個小區一共有五十來戶,原來充電的時候是個人從個人的家里扯出一根電線,50多根兒電線過來是很危險,很不安全。老舊小區改造完以后,也給安上充電棚了,安上充電樁了,把這個充電難的問題解決了”
博昌街道位于博興城區核心地帶,轄區內老舊小區多,普遍存在充電難、充電亂的問題,為了讓居民能夠安全便捷的給電車充電,街道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召集相關責任部門現場會商,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博興縣博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苗健說:“我們聯合住建、電力等責任單位在老舊小區開展實地調研,現場感受群眾生活中的痛點、堵點,探討人性化解決方案,確保群眾有一個便捷、安全的充電網絡 ”
博興縣通過一小區一方案,一類型一措施的辦法,在居民小區規劃場地,目前已經協調安裝充電樁90臺,每臺十插空,充電車棚65個,惠及居民5000多戶。聚焦文明城市創建,博興縣投資1.32億元對70個老舊小區全面改造完成,對15萬平米的路面和1.3萬平米的人行道進行改造,新植綠化苗木3,5萬株,新建綠地面積3萬多平米。
博興縣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張佐峰說:“我們注重把各項工作要做到百姓的家門口,干到百姓的心坎上,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體會到創城所帶來的好處和實惠?!?/p>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