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10-29 10:48:10
左凱,200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來到濱州市人民醫院,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再到副主任醫師,每一個崗位上他都干得踏踏實實,迎著困難一路逆行,踐行著一名醫者的初心和誓言。
多年來,他先后榮獲全省衛生系統醫院感染管理崗位技術能手、全市醫院感染管理技能競賽一等獎、山東百名表現突出醫生、濱州好醫生、濱州最美健康衛士、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抗疫先鋒之星、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抗擊新冠疫情優秀個人、山東省醫師協會最美逆行者等多項榮譽稱號,他也是濱州市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心系患者,不斷學習新技術
左凱長期奮戰在第一線,還是住院醫師的時候,他就是傳染科名副其實的“住院”醫師,一心“駐”在醫院里。這么多年來,他不看排班表,因為心里沒有周末休班和節假日。左凱下班后不論早晚,隨叫隨到,有危重病人時更是盯在科里,時間一長自然而然成了科里最年輕的頂梁柱。
當時醫院號召各科開展新技術研究應用,提高整體水平。左凱經過認真考察學習,決定開展人工肝技術研究應用。這項技術屬于血液凈化范圍,對左凱和同事來說,是個全新的領域。面對新的挑戰,他刻苦攻關,終于在參加工作一年多后的2008年初,開展了濱州市第一例人工肝治療技術應用。該項技術的應用挽救了大量肝衰竭病人。
2011年,全市組織醫院感染管理技能大賽,因一位同事臨時退出,急需替補,左凱二話不說接下了任務。院感管理對身為臨床醫生的左凱來說,也是全新的領域,又是中途加入,時間緊迫,有人勸他走個過場,重在參與。但他不想放過任何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便深夜苦學理論知識,下班時間到實訓室爭分奪秒練習操作。功夫不負有心人,依靠自己扎實的基本功和不懈努力,左凱奪得該項賽事一等獎第一名,并代表濱州市參加全省比賽,又摘得省級一等獎及“技術能手”稱號。
在感染科,醫生每天面對許多肝癌患者,確診的時候,多數患者已是晚期,錯過了手術時機。看到病人無助痛苦的樣子,左凱痛惜之余,把目光投向了腫瘤微創技術。關于專業發展業內有個提法:“內科外科化、外科微創化、微創精準化”,但是作為一個內科醫師,向外科化發展談何容易。
左凱硬是憑著自己的超強毅力,克服了技術短板,相繼開展了腫瘤消融技術和粒子植入技術應用,使許多肝癌病人得以救治,科室醫療水平有了極大提高,也帶動了全院消融和粒子植入手術的開展。
2019年,他牽頭成功承辦了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和山東腫瘤微創治療技術聯盟巡講會,帶動了濱州及周邊地市相關醫院腫瘤微創技術的開展應用。
白衣執甲,他沖鋒在援助湖北的最前沿
感染性疾病科是一個特殊科室,除了臨床診療,還承擔著一部分公共衛生職能。無論面對甲流、手足口病流行,還是日常傳染病診療,左凱始終沖在最前線,為當地感染性疾病專業發展和傳染病防治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左凱不計生死,成為第一批山東援鄂醫生,大年初一逆行南下。在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作為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副隊長、救治組組長、院感組組長,面對惡劣條件,他迎難而上,利用自己精湛的醫療技術帶領大家創造性開展工作,做出了“山東樣本”。其間,他身兼數職,不但要救治病人,還要負責院感防控。
左凱克服萬難,用時不到48小時,順利完成了病區改造,保證了患者及時入住,制定規章制度并利用專業知識結合實際保障了醫護和病人安全,圓滿完成了救治任務,做到了全隊零感染。因為工作出色,他被授予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抗疫歸來,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局面,他繼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對于隨時出現的新情況、新困難,他始終以樂觀積極的態度一路向前。發熱門診、核酸采集點、疫苗接種點都是他的工作場所,也是他的戰場。
左凱是濱州市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他積極參與指導定點醫院、隔離點、各級醫院發熱門診的改造建設、流程制定以及檢查督導工作,利用自己援鄂一線的經驗為濱州防疫工作積極發揮作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