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幸福彭李
2021-05-18 09:00:05
5月16日上午,民政部鄉鎮論壇雜志社社長(正廳級)陳日發一行到彭李街道調研社區治理創新工作,并舉行“全國社區治理創新觀察點”授牌儀式,《中國社區報》副主編王立國,《中國社區報》記者李夢丹一同參加。
在黃河社區服務站,陳日發一行聽取了社區“微心愿”品牌打造及認領流程,通過PPT了解了城市社區基層黨建工作開展情況,實地參觀了健康小屋、紅色影院、黨支部辦公室、居民活動室等功能場所。
在碧桂園社區,陳日發一行聽取了社區基本情況、“一窗受理、全科服務”工作模式匯報。了解社區“全科大網格”工作開展情況,并觀摩了“聯社聯親、入網入心”智慧彭李大數據平臺的運行和在社區治理中作用發揮情況。
在街道紅色物業黨群服務中心,陳日發一行通過PPT聽取了紅色物業開展情況的匯報,了解了彭李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加強組織建設,聯合監督考核物業企業,強化行業服務管理,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的做法和經驗。在二樓了解了紅色物業“一核引領 三翼發力 四化支撐”的工作理念,實地參觀了紅色物業講堂、業委會之家、“和事佬”調解室、三方聯席議事廳等功能室。
隨后舉行授牌儀式,陳日發、袁俊英為彭李街道“全國社區治理創新觀察點”揭牌,這是濱州首個、也是全省第二個被命名的國家級社區治理創新觀察點。
彭李街道以黨建為統領,通過流程再造、體制創新、品牌創建等,在社區治理創新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發揮了引領作用,塑造了品牌、樹立了標桿。首先,“聯社聯親、入網入心”社會治理名片越擦越亮。彭李街道打破原來綜治、城管、安全、消防、計生、民政各自單獨的網格體系,將155個網格整合為93個網格,配備204名專兼職網格員,構建起“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的基層治理格局。同時,建立“聯社聯親、入網入心”網格大數據平臺,通過基礎信息建檔、事項流轉辦理、工作指揮調度、隊伍考核管理全程信息化管理,實現實時有效治理。以大數據平臺為載體,配備了網格通、居民通、物業通、督導通等4款配套APP,完善了“六步閉環運轉流程”,打通信息壁壘,優化辦事流程。依托屬地管理“鄉呼區應、上下聯動”平臺,向下創新“黨員吹哨、支部報到,支部吹哨、網格報到,網格吹哨、社區報到,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四級報到制度,出現矛盾問題時,按照問題難易程度,依次協調相關部門通力解決。向上創新研判會制度,明確街道和部門責任,通過多部門聯動融合、上下貫通,大大提高基層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為群眾解決“煩心事”“糟心事”4.3萬余件,辦結率達到99.3%,群眾滿意率達到95%,提高了群眾歸屬感、幸福感、滿意度。其次,社區小型化助推為民服務精細化。自2019年以來,彭李街道率先完成社區管理體制理順工作,將原有的9個社區、21個村(居)理順劃分為27個城市社區,最近又高質量完成了社區換屆選舉,選優配強了社區班子,進一步縮小了社區服務半徑,提升了社區為民服務水平。同時,以“紅色家園”建設為契機,扎實推進紅色物業管理工作,優化社區設置和運行機制,強化社區組織服務能力,扎實推進網格黨群服務站建設,對轄區內具備條件的居民小區,利用物管用房、社區騰退功能用房、國有閑置鋪面等,為網格黨支部活動提供場所保障。目前,已建成126個網格黨支部、網格黨群服務站52個,實現網格黨支部全覆蓋,延伸基層治理觸角。第三,運用智慧思維提升社區自治水平。彭李街道通過搭建智慧社區綜合大數據平臺,建立全科處理機制,由大數據平臺將所有事件和為民服務信息統一匯總、統一流程、統一處理。同時,開發應用“彭小李”線上小程序,涵蓋黨建引領、信息發布、居民互動、社會救助、企業服務5大板塊27項內容,后臺與智慧社區大數據平臺連接,讓事件通過大數據即時上傳,線上數據分析、分工派單,確保了數據精準化、處置一網化,為居民提供便捷化掌上服務,全面提高了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水平。同時,結合各社區實際和居民需求,引入“為民議事會”、“三方議事會”等居民協商議事制度,讓群眾的事群眾議,群眾的事群眾管,促進了社區居民自管自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