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6日訊 濱州市沾化區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創新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工作,解決學生家長實際難題,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幸福多彩、快樂安全的童年。
沾化區泊頭鎮實驗學校的學生下午四點便放學了,然而大部分學生并沒有離校,而是參加傳統文化、特色手球等各種特色活動。學校組織全體學生誦讀《弟子規》,使學生在誦讀中走近傳統文化。特色活動結束后,老師會輔導學生寫作業,學生直到五點多鐘才離校。
學生家長孫梅芳說:“課后服務活動與我們家長上班時間并不沖突,我希望孩子在學校內多學點兒知識,我們作為家長都非常滿意。”
學生下午四點便放學,而多數學生家長在五點左右才下班,這期間孩子能去哪里?是不少家庭面臨的難題。2020年開始,沾化區按照免費服務的原則,將所有有需要的中小學生納入中小學課后服務,最晚可延長到下午六點。
如何保障教師參與課后服務是關鍵,沾化區在按照政府補貼的同時,廣泛爭取家長的意見,家長和老師一起出點子,引資源,沾化區泊頭鎮實驗學校引入18個專業老師,開設了20個專業課程。
沾化區泊頭鎮實驗學校副校長張波海說:“我們積極鼓勵有特長的老師參與課后服務,成立多元化的興趣小組,讓我們的課后服務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實現了老師的個人價值。”
為滿足孩子和家長的不同需求,在做好專業課程的同時,沾化區還大力開展特色社團活動,讓課后服務做的更好、更全面。
沾化區教體局基礎教育辦主任范本國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覆蓋面,進一步發揮學校課后服務的主渠道作用,繼續創新服務形式、創新服務內容,加大對孩子中午和下午放學后的管理服務力度,以多彩的內容豐富學生的課后生活,做到日常教育教學和課后監管服務兩不誤,讓更多的孩子在校園內享受優質的教學服務。”
閃電新聞記者 王飛飛 通訊員 張松 李笑然 趙聰 吳云峰 報道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