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7日訊 3月26日,濱州市舉行第二場“聚力83工程,走進項目現場”主題采訪活動,及時、全面展現濱州市重要事項、重大工程、重點項目推進情況。26日上午,采訪團首站來到位于濱城區的華紡智能綠色工廠建設項目的建設現場。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為響應省政府提出的新舊動能轉換和促進華紡股份轉型升級,實現建設綠色工廠、智慧工廠現代化企業的目標,綜合考慮當前華紡老生產廠區區位特點、生產運行情況以及環保要求等方面的現狀,計劃將原老生產廠區整體遷入濱州市城東高科技化工園區,與華紡股份工業園區合二為一,進行“智能綠色工廠建設項目”的建設。
項目總投資8.72億元,項目占地面積226畝。項目新建主廠房61791.07平方米,倉庫43544.1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20999.17平方米。將建設印染生產線16條,將已建設8000噸/日污水處理站擴建至15000噸/日。建設15公里“一企一管”,廢水經過處理達到GB4287-2012標準,輸送至濱北污水處理廠,項目完成后,將形成高檔服裝面料、家紡寬幅面料產品14400萬米/年的生產能力。
截至目前,面料車間、家紡車間、污水處理、食堂主體全部完成。面料車間正在進行下水道、風道、設備基礎的制作和廠房頂的施工;家紡車間開始下水道、風道、設備基礎的制作和廠房頂的施工;食堂正在進行內裝修施工;污水處理正在進行壓濾機基礎及大棚、風機房的施工。機加工、助劑車間完成60%,紙管廠基礎已完成,外圍馬路和下水排水正在施工。8月底完成“智能綠色工廠建設項目”竣工驗收,9月中旬完成消防驗收。9月底前,完成老廠區拆除,并土地收儲工作。
華紡“智能綠色工廠建設項目”的主要突破在自動化控制方面。“智能”主要體現在自動化和信息化。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能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產品穩定性和員工工作效率。“綠色”則主要體現在能源節約、品質提升、節能減排等方面。
公司這一建設項目與中國電信合作建立行業內示范的5G工業園區,實現園區互聯互通打造高速無線工業互聯網;對內實現PL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制造執行過程可追溯管理,對外實現智能供應鏈信用認證及業務高效運作管理;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產品設計制造、市場分析和管理決策智能化,實現人工智能的精準制造和運行管理,通過人臉識別等實現園區個體或團隊的行為智能管理,最大限度發揮園區的資源優勢;把園區物聯網與互聯網融合,打造行業內工業物聯網平臺,通過平臺完成對外服務,提升企業社會地位及影響力。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力民介紹:“建設完成以后將是我們國家首座(印染)智能工廠,不光是我們現在的工廠的管控,而且我們上升到云端,可以遠程的管控我們遠程的工廠。換句話說,就是今后的我們的智能工廠里邊有一個實體的在線工廠,還有一個云端的虛擬工廠,通過兩個工廠的互動,通過人、機、料的相互交互完成對遠程工廠的控制,這就是我們智能化升級的終極目的。”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