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8日訊 1月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州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黎明,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玉明發布“十三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成效,并現場回答記者提問。
“十三五”期間,濱州市水利局持續實施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掀起大興水利建設新高潮,全面開啟水利大投入、大建設、大治理、大保護的“新時期”,實現“三個歷史性突破”、取得“四個新的成就”。完成投資219.84億元,是“十二五”時期1.88倍,2020年完成投資110億元,創歷史新高,水利投資實現歷史性突破;實施241項重點水利工程,骨干河道全覆蓋治理,南水北調全線通水,規模效益實現歷史性突破;河湖長制全面建立,明顯河湖問題基本清零,成功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生態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
流域洪水基本可控,防洪減災能力實現“新跨越”。實施完成6條重點骨干河道治理380公里、5條中小河流治理68公里,除險加固大中型水閘29座、中小型水庫6座,連續實施了19項災后重點防洪減災工程和49項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通過工程實施,骨干河道基本治理一遍,病險水閘隱患基本消除,小清河流域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徒駭河、馬頰河、德惠新河等骨干河道達到“61雨型防洪”標準,有效抵御了“摩羯”“溫比亞”“利奇馬”等多輪臺風襲擊,全市防洪減災能力實現歷史性跨越。
骨干水網日趨完善,供水保障能力躍上“新臺階”。持續實施重大調水工程建設,構建了三縱兩橫的骨干水網工程體系。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全面完工,增加長江水引蓄能力1.505億方。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解決103.4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全市基本實現自來水“戶戶通”,全面解決8.4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自來水普及率達98.5%,位居全省前列,典型經驗被水利部在全國推廣。深入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全市6個縣市區創建全國縣域節水型社會,占行政區總數86%。
河湖問題基本清零,水生態建設取得“新突破”。深入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人水和諧、綠色發展。河長制湖長制全面建立并見效,落實河湖長3970位,涵蓋全市555條河湖4900公里,創新構建“河長+警長”“河長+檢察長”機制,重拳整治河湖問題4504處,明顯河湖問題基本“清零”,編制151條河湖“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完成457條河流4820公里劃界,建成115公里“美麗示范河湖”,河湖環境極大改善。持續實施水生態修復,小開河灌區成功創建全國首個引黃灌區國家級濕地公園,壓減地下水4200萬方,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95.37平方公里,實施重鹽堿區域生態修復,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推進城區生態水利建設,完成北環河等城區河道治理,實施城區水系連通,成功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夯實農田水利基礎,鄉村振興保障能力邁上“新水平”。持續推進農田水利建設,清淤疏浚河道、渠道5456.69公里,改善灌溉面積193.6萬畝,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5.52萬畝,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133.94公里。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426.58萬畝,形成了以公司化運營管理深化改革“濱州模式”,被國家發改委等4部門列入全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典型案例》。投資31.65億元實施403萬畝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實現農業用水精準計量,年均節水約5000萬方,新增糧食產能5100萬公斤。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