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濱州唯一!濱城區彭李街道獲評全國文明單位

來源:濱州網

作者:

2020-11-24 09:11:11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關于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發布,濱城區彭李街道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這是今年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鄉鎮(街道)。

彭李街道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每年制定目標和計劃,使創建活動經常化,并把精神文明創建與轄區實際相結合,將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到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辦好事上,讓文明之花綻放的更加艷麗,該街道先后榮獲2020年度全市“富強濱州”建設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獎和全市“干事創業好團隊”榮譽稱號。

黨建引領,創新治理,社會秩序文明有序

彭李街道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搞培訓、抓學習,同是,不斷創新學習方式方法,突出主題,組織開展中心組廉政教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品牌社區建設等專題研究學習會,將學習活動引向深入,另外,組織開展“宣講時間”、“彭李十講”等高端論壇,擴大理論宣傳教育的覆蓋面,不斷提高街道和社區干部的理論、文化水平,鍛造了一支作風硬、能力強、素質高的干部隊伍,為各項工作高效推進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創建“聯社聯親、入網入心”全科大網格服務品牌,搭建“智慧彭李”大數據平臺,以1345黨建領航,將城市內各領域黨建作為一個整體推進,逐步實現全領域、無空白的組織覆蓋,深化“城市商戶驛站”服務模式,成立市場監管“紅盾分隊”,重心下沉,條塊融合,多元參與,一年多時間,解決群眾煩心事、糟心事3.6萬余件,辦結率達到99.3%,據街道紀工委數據顯示,自該體系實施以來,街道所有社區服務大廳窗口單位未收到1件投訴或舉報,群眾滿意率達到95%,同比上升13%,實現了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促進了社會秩序文明,提高了群眾歸屬感、幸福感、滿意度。

彭李街道深入實施“一社區一品牌”創建,各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突出各自優勢與特點, 把群眾需要的服務作為“主打產品”,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優化社區黨建品牌,使社區工作最大程度的轉化為便民利民的實際效益,截至目前,涌現出黃河社區“微心愿”、富安社區的“三微聚力”、學苑社區的“志愿青春”、北海社區的“家門口服務站”、為民社區“四個為民”等黨建品牌,通過豐富品牌內涵,凝聚社區各種力量,優化配置各類資源,為居民提供專業化、特色化、精準化服務,描繪出一幅幅“幸福社區”的和美畫卷。

廣泛發動,全民參與,文明創城齊向發力

彭李街道深入貫徹實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綱要》為依托,夯實社區宣傳欄、戶外電子屏、“幸福彭李”公眾號等宣傳陣地,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多渠道、多層次開展志愿服務,提高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使轄區文明氛圍進一步加強,文明行為進一步提升。

“全科大網格”發力,發揮網格黨支部領導作用,讓網格員、“雙報到”單位、“紅色物業”組織在創城工作中爭先鋒、做表率,凝聚起強大合力,同時,壓實職能部門、社區工作責任,實行部門聯動執法,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累計出動人工10000余人次,動用車輛1500余輛次,集中整治小區170余個,商業街區、市場10與處,清理垃圾3000余噸,排查沿街門店4000余家,清理沿街店鋪門窗、墻體、廣告牌、燈箱等以及區民小區樓體、過道、扶手、圍欄、綠化帶公共區域“牛皮癬”小廣告4萬余處,轄區環境面貌得到了優化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全面提高。

抓投入、補短板、造亮點。深入實施36個老舊小區改造;修復破損路面1萬余平方米,設置圍擋公益噴繪布4000余米、10000余平方米,裝扮城區街景;由街道出資統一購買滅火器1600余個,滅火器箱800余個,并組織專業人員裝備到800多個樓道,實現了生活小區消防滅火器配備“全覆蓋”,增強群眾安全感;在生活小區、農貿市場、商業區等劃設機動車位15600個,非機動車位及道路標線29000米,最大化滿足了居民停車需求。

依托“聯社聯親、入網入心”大數據平臺,開發應用的“彭小李”線上小程序,鏈接AI智能抓拍系統,通過線上線下有效融合,為文明創城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實現轄區環境秩序常態化管理。

改革創新,真抓實干,提高為民服務水平

改革創新,實干為民。彭李街道街道先行先試,全力創建4個省級試點:承接全省唯一的“一站式”征兵、退役服務試點,創新“一體四翼”模式,筑牢新時代強軍事業的堅實基礎;街道落戶省級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全面提升基層應急救護水平,并于10月在街道召開全省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現場會;承接省委組織部線上線下黨群服務中心創新試點,建設智慧社區,提檔升級為民服務水平;創新“1346”信訪幫辦工作機制,打通服務群眾信訪“最后一米”。

通過核心化引領、區域化聯動、制度化保障、智能化服務,逐步構建起“四化”支撐的“紅色物業”建設新格局,聯合街道120家物業公司,成立紅色物業聯盟,以田園牧歌、黃河家園、萬隆小區、金庭公館等作為第一批試點,在小區建設“紅色物業”組織,共有19名物業公司黨員納入網格黨支部管理,12名物業負責人擔任網格黨支部班子成員,形成“黨組織+物業+業委會”的三方共建共治模式,讓黨員在基層治理中充分發揮作用,提高了小區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責任編輯:楊凡、卜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