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日訊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選擇在“雙十一”期間進行網購,這期間也是消費糾紛的高發期。投訴內容主要集中在優惠促銷無法兌現、商品質量和商家描述不一致、售后服務難以保障、發貨延遲等問題。今年“雙十一”網絡促銷活動即將到來,面對商家推出的“花式促銷”,11月2日,濱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雙十一”消費警示,提醒市民理性購物、科學消費。
一、繼續保持疫情防控,做好自我防護
此次疫情給大家敲響了警鐘,請廣大消費者密切關注各地區疫情防控部門發布的疫情風險情況,繼續保持警惕狀態,避免僥幸心理,做好自我保護。外出乘坐出租車、公交車等交通工具、逛大型商超時配合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自我防衛。
二、 合理對待促銷活動,科學理性消費
“雙十一”期間,電商五花八門的促銷廣告,很容易讓消費者沖動、跟風消費。因此,建議消費者事先列一張需要購買的物品清單,對照清單按需購買,以免造成浪費。不要盲目跟風購買不必要的商品,購物前貨比三家,不要被“優惠”“折扣”“返現”等字眼沖昏頭腦,警惕價格陷阱,避免權益受損。
三、警惕商家在網頁上的虛假宣傳
商家在網頁上的夸大不實宣傳往往會誤導消費者,網購時要明確商家對于優惠活動的種種前置條件,仔細閱讀活動的詳細情況以及店鋪和商品的相關評價,還要注意保留促銷活動細則、商品宣傳圖片、訂單頁面、聊天記錄、物流記錄等網購交易信息,作為消費維權的證據。避免掉入購物陷阱,防止上當受騙。
四、到貨后仔細驗收商品,防止貨不對版
“雙十一”前后商品交易量激增,快遞服務難免出現延遲,消費者購物后要有延遲收貨的心理準備。在此期間,消費者盡量不要網購急需用品和保質期短的生鮮制品等。收到商品時,一定要仔細驗貨。確認貨品完好無損、并與選購商品一致或符合約定后再簽收。遇到快遞商品損毀或丟失的情況,消費者可要求賠償。商品包裝上的消費者個人信息要及時銷毀,防止泄露。
五、盡量采用第三方擔保支付,降低支付風險
消費者在網購時要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謹防信息泄露。盡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或者貨到付款,不要輕易相信對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轉賬、匯款至私人賬戶以及通過發送付款鏈接頁面或掃二維碼等方式進行付款,不與賣家私下交易,不輕信、接受任何直接匯款至個人賬戶的要求和理由。選購商品前要仔細查看商品相關情況和說明,收到貨物時要及時查驗,一旦有質量問題及時維權。
最后,消費者在網購時一定要索取購物憑證并截屏保存購物聊天記錄和商家承諾,作為維權證據。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可及時聯系購物網店進行處理,如無法達成一致,可先申請退款,然后向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投訴。如糾紛依然不能解決,可以撥打12345電話進行投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