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7日訊 濱州沾化區馮家鎮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抓手,通過多種措施,以解決群眾家門口就業為目標,全力開創鎮域經濟發展、群眾脫貧致富多方共贏的新局面。
今年71歲的白連香是馮家鎮三官廟村的一名貧困戶,因為身體的原因,不能從事體力勞動,通過在該村的“衛星工廠”編織漁網,從而獲得一份穩定收入。
馮家鎮三官廟村的“衛星工廠”,主要從事加工地籠網和螃蟹網,其產品出口韓國,年銷售額近千萬元。其務工人員月均收入達3000余元,從而實現群眾增收。
“衛星工廠”主要是解決閑散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實現群眾和村集體增收,目前,馮家鎮共有漁網加工、噸袋編織、水產品分揀、服裝加工等多種類型的“衛星工廠”和創業就業車間。
鄉村振興衛星工廠作為帶動貧困群眾就近務工的重要渠道,不但幫助馮家鎮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而且有效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良好基礎。
沾化區馮家鎮黨委副書記李東介紹:“馮家鎮把留住創業人才和實現村集體、群眾雙增收作為著力點和落腳點,推進衛星工廠、扶貧車間實現全覆蓋。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進一步盤活村集體閑置資源,為群眾搭建就業平臺;推進鄉村振興與家門口就業服務體系創新建設,通過企業進駐、人才回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鄉賢和在外能人回鄉創業等措施,與各村實際做好結合,高標準、高質量精心打造,確保實現‘一村一企’目標。”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