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8日訊 8月28日,記者從濱州市市場監管局網站獲悉,當下,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關注,各類保健品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現今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鐘情保健品的心理,變相采取“贈藥”、“免費試用”、“專家講座”、“免費抽獎”等多種方法夸大宣傳其功效,誘導老年消費者購買,使老年消費者蒙受經濟損失,為此,濱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老年保健品消費警示。
案例一:免費體驗成噱頭
濱州市一消費者稱,她家中老人經常去一家理療店做免費理療體驗,店員吹噓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先免費體驗三天,三天之后就要買一個中藥包,宣稱一個月內可徹底治療疾病,如果介紹人來還可以免費體驗1個月。
【警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通過相同的招數,變相推銷醫療器材,以“免費牌”吸引老人上鉤。推銷時通常會采取發放免費日用品、贈送藥物、免費義診等方式,放長線釣大魚,運用“送禮物”“返利”等手段引誘老年人掏錢購買,給老年人制造不花錢就能看病、得實惠的假象。
案例二:給老人“洗腦”吹噓效果好
濱州市某老人被騙子忽悠脖子上長了一個腫塊,把問題說得很嚴重,隨后便開始推銷所謂的“中草藥”,老人花了1000元買下了中草藥。子女知曉后,立刻撥打騙子留下的電話號碼,結果發現電話已關機。后來又多次撥打,卻一直處于關機狀態,這時才意識到上當受騙了。
【警示】詐騙分子瞄準老年人,利用其防騙意識薄弱、甄別能力較弱的心理,大肆行騙。這些“來路不明”“不知成分”的劣質藥、假藥不僅延誤治療,甚至有副作用,讓人心有余悸。如果被騙,應立即報警并保留證據。如果藥品的標簽、說明書、廣告宣傳冊、音頻視頻、會議講座上說有防病、治病功能或者暗示有這樣的作用,老年人要理性消費,不參與、不購買、不從眾、不宣傳,就醫要到正規醫療機構。
為此,濱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老年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虛假廣告。并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一是理性看待促銷活動。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小便宜莫占。“送禮送健康”、“送產品”、“送米送面送雞蛋,”,一些保健品推銷者打著免費的幌子,對老年消費者施以小恩小惠,實則推銷其價格高昂的保健品斂財。
二是切忌輕信以會銷形式宣傳的保健品。謹慎參加各類講座活動,對商家舉辦的各種健康講座、免費檢查、免費試用、上門服務等活動不要盲目參加。
三是增強購買辨別能力。老年消費者購買保健品一方面要針對自身身體需要,做到因需購買,要提高警惕,增強辨別能力,到證照齊全的銷售場所購買保健品,另一方面購買時要注意辨別真偽。
四是切勿以食代醫。身體不適要就醫,保健品并非藥品,老年消費者在身體不適時,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檢查就醫,以免貽誤治療時機,切記保健品不能治療疾病。
五是依法主動維權。消費者要養成主動向商家索取購物小票、購物發票等購物憑證,當發現所購買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或是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依法主動、有理有據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