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8日訊 今年以來,濱州博興縣博昌街道以全縣環城林帶建設為契機,高標準打造環城生態苗木基地,在逐漸凸顯生態效益的同時,又通過發展林下經濟,切實增加群眾的“綠色收入”。
穿行在博昌環城苗木基地,會發現翠綠間套種了多種低矮作物。據了解,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負責苗木管護的博華農業公司,將林間土地以每畝150元的價格承包給了周邊群眾。記者前去采訪時,恰好有瓜農在賣瓜。盡管天氣悶熱難耐,但是看著一輛輛裝滿了西瓜的大車,算著一筆經濟效益不錯的賬,瓜農張訓海掩飾不住豐收的喜悅。
瓜農張訓海告訴記者:“經朋友介紹,這邊發展林下經濟種西瓜,一畝地畝產大約在7000來斤左右,去了種植成本,一畝地純收入2000塊錢,種了300來畝。反正去了運輸成本等,比種玉米、麥子大片的地,收益還要高一點。”
當前,林下西瓜已經到了采摘后期,而大豆又即將開始收獲。博興縣博昌街道伏田村村民李愛玲正在打理二百多畝的大豆田。作為多年的種糧大戶,李愛玲承包了苗木基地的五百多畝林間地,從當前的情況看,豐收也已成定局。
博興縣博昌街道伏田村村民李愛玲介紹:“京博第一年我們就接手了,我們種的還是挺好的,莊稼有苗三分收。這里大概種了八成苗,長勢不錯,現在一直是在里面滅荒打蟲子,現在這豆子已經拉下莢來了,看樣子(每畝)在800塊錢上是沒有問題。”
博昌街道環城苗木基地推行政府投資流轉土地,博華農業公司造林管護的模式,群眾可以得到每畝1300元土地流轉費用,企業將林間土地出租給周邊群眾發展林下經濟,不僅降低了管護成本,還可為群眾增加收益238萬余元。
山東博華高效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苗木培育南基地主任助理魏榮石說:“我們發展林下經濟的主要目的,第一個也是最主要的,實現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增加流轉土地家庭收入;第二個發展林下經濟可以減少土地的荒情,減少了一部分支出,滅荒的費用,包括管理樹的費用。我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包括土豆、地瓜、大豆等,既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也可以減少我們企業的支出,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好舉措。”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