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47秒丨最高畝產超過510公斤,濱州無棣鹽堿地“噸糧田”試驗田豐收啦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0-06-14 11:30:06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4日訊 近年來,濱州市無棣縣小泊頭鎮以鹽堿地“噸糧田”示范項目建設為契機,不斷鞏固提升鹽堿地小麥、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趟出了一條鹽堿地糧食高質高效生產的新路子。眼下,600多畝試驗田到了豐收季。

在無棣縣小泊頭鎮篩羅坡村,鹽堿地“噸糧田”示范項目600多畝試驗田里的小麥已經陸續成熟,濟麥44、航麥247、臨麥4號等10多個小麥品種都能在這里找到蹤跡,沉甸甸的麥穗迎風擺動,預示著今年的好收成。在此之前,因為土地鹽堿化嚴重,水利設施基礎薄弱,這片土地的小麥畝產量還不到300公斤。

土地改良勢在必行,但是選擇不同品種、施用不同肥料、播種時期不同都會對小麥產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能否篩選出適應鹽堿地生長的小麥品種成為了破解鹽堿地糧食高產的金鑰匙。在這樣的背景下,試驗田應運而生。

得到了一手的精準實驗數據,鹽堿地“噸糧田”示范項目建設就有了堅實基礎,項目的實施主要通過選用“硅谷”牌有機硅功能肥進行鹽堿地改良,同時引進玉米、小麥抗鹽堿高產品種,通過形成鹽堿地小麥、玉米高質高效生產標準模式,實現玉米、小麥雙季超噸的產量目標,重點實現三項“良種+良方”高效農業種植科技成果的轉化。

現在,試驗田里的小麥已經相繼成熟開始收割,經過專家的現場確認,產量最高的臨麥4號畝產超過510公斤,600多畝試驗田的平均產量也在每畝460公斤左右,相比之前,畝均增產180公斤,畝均增收接近400元。

濱州市無棣縣小泊頭鎮黨委副書記劉彥表示:“為推動現代農業加速發展,促進傳統農業提質增效,我鎮通過科技支撐,正積極探索一條在鹽堿地上實現高產創建的新路子,重點在幾個方面做足文章。一方面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千億斤糧食項目,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完善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搭建農業科技平臺,近年來,我鎮已與省農科院魯東大學等八家科研院所、5名泰山學者、5名突出貢獻專家簽訂合作協議,通過建立這個為民服務平臺,助力農業發展,同時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以打造試驗示范基地入手,引進優良品種,落實先進技術,實現了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無棣融媒 趙志博 趙海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48秒|濱州陽信打好“三夏”農機化生產會戰 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48秒|濱州陽信打好“三夏”農機化生產會戰 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三夏”時節,濱州市小麥收割工作全面展開,陽信縣農業機械服務中心為保障小麥顆粒歸倉,以“搶農時,促服務,保安全”為出發點,多措并舉,...[詳細]
齊魯網 2020-06-14
47秒|濱州:種植合作新“機”遇 三夏麥收不再“忙”

47秒|濱州:種植合作新“機”遇 三夏麥收不再“忙”

6月12日下午,在濱州市高新區小營街道李前村的麥田里,農機手駕駛聯合收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航拍鏡頭下,大型收割機行駛在金色的麥田,形...[詳細]
齊魯網 2020-06-13
干事創業好支書|濱州高新區劉觀港: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 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干事創業好支書|濱州高新區劉觀港: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 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自劉觀港上任臺西劉村黨支部書記至今已有18個年頭,憑著一股對事業的執著、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使村莊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村民們的生活變...[詳細]
齊魯網 2020-06-12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