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4-16 16:22:04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6日訊 作為濱州市委書記、市長通過《大眾日報》公開承諾的21個事項之一,4月16日“e家大救助”方案通過市委深改委審議。瞄準山東領先、全國一流的目標,搭建市縣鄉村四級工作網絡,建立“兩庫兩系統”信息平臺,以大數據實現大救助,以大救助實現大統籌,以大統籌實現大成效,形成“后扶貧時代”兜底保障長效機制。
一是統籌社會救助政策,打造綜合救助模式。針對救助政策碎片化、管理部門分散化、救助工作低效化,統籌全市15個市直部門(單位)首批67項救助政策,打造社會救助“中央廚房”,實現“各出一道菜、共辦一桌席”,保障困難群眾吃飯穿衣基本生活,化解醫療、教育、住房、就業困難,滿足困難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救助需求。
二是再造社會救助流程,打造便民救助模式。為解決困難群眾“來回跑腿”、“求助無門”等問題,建立“五個便民”服務模式,實現困難群眾憑一張身份證“一證申請”,實現各類社會救助事項“一門受理”、“一網通辦”、“一鍵核對”,實現所有發放到人的救助金“一卡發放”。開發手機APP,實現群眾求助、結果查詢、信息采集“掌上辦”。在救助流程中,增加信息核對、聯合審核兩個環節,凡申請社會救助必須進行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凡審批結果必須經過社會救助工作機構和業務主管部門聯合把關。
三是共享社會救助信息,打造線上救助模式。整合各項社會救助信息資源,構建社會救助“兩庫兩平臺”:歸集15個市直部門(單位)所有救助對象數據,建立一個社會救助對象庫,實現信息檢索、預警提示、數據分析等功能;歸集首批梳理的67個救助項目,建立一個社會救助項目庫,優化社會救助服務供給;建立涵蓋15個市直部門(單位)的社會救助綜合管理平臺,實現所有救助事項網上辦理;建立涵蓋17個市直部門(單位)的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
四是拓展社會救助范圍,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選擇博興縣為省級試點、沾化區為市級試點。建立相對貧困標準確定機制,以上年度農村低保標準的1.2倍為相對貧困線。建立“鎮村日常發現、核查暗訪發現、信息比對發現”動態監測機制和貧困對象識別、退出機制。建立多元幫扶機制,綜合運用產業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措施辦法,確保相對貧困戶達到當地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中線以上。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