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4-07 09:26:04
張希明,現任濱化集團東瑞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公用工程與維修車間橫班長,助理工程師,高級工。
2007年9月,張希明入職濱化集團東瑞公司維修車間,成為了一名鉗工學徒。他在生產一線鉗工崗位上一干就是10年,2017年調任車間橫班長崗位。由于工作突出、業務能力強,2018年9月,他通過公司層層篩選,參加了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暨山東省第九屆化工行業技能大賽,獲得省化工檢修鉗工決賽一等獎、個人第三名,并榮獲“山東省青年崗位能手”“山東省化工行業技術能手”“濱州市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嚴細認真,精益求精。從事設備檢修工作十余年來,張希明一直用“零誤差、零失誤”來要求自己。這些年來,凡是經他手修過的設備、使用的零件,他都要做筆記,將每個檢修細節、關鍵控制點、設備運行周期都詳細記錄在自己的“檢修日志”上。工作至今,他已經記錄了厚厚的四大本,工作需要時拿出來對照求索,閑暇時拿出來溫故知新。正是這種追求極致的態度,讓他練就了精湛的操作檢修技藝。
積淀創新,助力發展。2008年,濱化集團引進國內首套粒堿裝置,填補了國內長期無法生產顆粒狀堿產品的空白。但由于設備選型設計等原因,該裝置的核心設備熔融堿泵運轉周期為7天左右。頻繁的啟停導致設備各種配件損壞率提高,由于該設備為國外進口,采購配件價格昂貴,且配件供貨周期較長,各種能耗也加劇升高,嚴重制約著裝置的安全連續運行,直接影響公司效益。張希明作為粒堿裝置檢修小組負責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解決這一難題,他和技術人員反復查閱設備資料,施工現場、操作間兩邊跑,最終將葉輪由開式改為閉式,通過精準調整上下泵蓋間隙,找到了設備的最佳運行狀態,改造后粒堿裝置運轉周期達3個月,刷新了該裝置的世界運行紀錄。目前,該設備所有配件均已實現了國產化改造,兩套裝置每年節約維修費用近30萬元。
公司粒堿冷卻器為大型重要冷卻設備,但運轉一段時間后,由于滾帶螺母頻繁松動,導致滾帶整體移動,給裝置穩定運行造成了安全隱患。為此,張希明輾轉現場、翻閱資料,查找螺栓等級,根據螺栓受力負荷,決定在單頭螺栓活動頭攻絲加裝鎖緊裝置,同時繪制圖紙與廠家技術人員交流,先加工5套利用消缺機會進行嘗試更換,更換后運轉兩個月檢查毫無松動跡象。目前,直徑四米的滾帶36套螺栓已全部更換,并得到了公司大力推廣。該次改造經上報公司合理化建議委員會,被評為2018年濱化集團公司合理化建議一等獎,小發明專利正在申請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