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9-12-28 10:21:12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丁丁(化名)不到4歲,到金鑰匙兒童康復中心康復訓練只有半年。剛來時,丁丁情緒控制力較差,哭鬧,沒有語言,對名字也沒有反應。中心在評估后,制定了科學的個性化訓練方案,并對家長進行心理疏導、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和一對一線上家庭跟蹤指導。在機構老師的努力和家長的積極配合下,丁丁各方面能力都有明顯的改善,想要吃餅干、玩玩具時能主動表達,知道了自已和媽媽的名字。現在像丁丁這樣,在定點機構康復的殘疾兒童有800多名,覆蓋了全部有康復需求的腦癱、智力、視力、聽力障礙和孤獨癥兒童。
年初,市政府工作報告將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納入十大民生實事之一,要求:“為3萬名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實現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和脫貧享受政策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全覆蓋”。為完成為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殘聯等部門補齊政策短板,加強工作督導,強化工作措施,機構建設、服務能力、人才隊伍明顯改善,服務方式、服務手段、服務載體更加多樣,工作措施、工作流程、考核標準更加具體。截止12月中旬,全市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已為35738名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其中,為821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為10827名脫貧享受政策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和貧困殘疾人實現了康復全覆蓋。
政策給力。2019年是殘疾人康復在政策層面取得了較大突破。市政府出臺了《濱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從服務內容、工作流程、保障措施、監督管理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全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促進了殘疾兒童“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的實現;殘聯、醫保、財政三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腦癱、孤獨癥等殘疾兒童醫保保障工作的通知》,將殘疾兒童醫療康復納入門診慢性病管理,報銷年齡擴大到18周歲以下,報銷范圍擴大到所有殘疾類別,報銷標準分別為腦癱100元/日、其余殘疾60元/日,保障范圍、報銷標準、管理方式、機構監管等四個方面都有較大突破;殘聯、衛健部門共同出臺《濱州市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方案》,制定工作目標,明確簽約對象,規范服務內容、工作流程和結算方式,確定了簽約服務目錄和每人每年不低于50元的標準,形成了衛健牽頭負責、殘聯籌措資金、共同考核結算的簽約服務模式,為進一步擴大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覆蓋面提供了保障;制定下發了《濱州市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服務目錄》(2019年),明確了2019年精準康復服務的內容及標準。
措施得力。在加強康復需求調查、全面掌握全市殘疾兒童分布情況的基礎上,認真貫徹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做好殘疾兒童篩查、評估、轉介、康復訓練、手術治療等相關工作,落實資金、機構、人員,對821名殘疾兒童進行康復救助,其中,為81名貧困聾兒安裝人工耳蝸或免費適配助聽器并安排康復訓練,為283名肢體(腦癱)兒童、193名智障、29名視障、235名孤獨癥兒童提供康復訓練;以“殘疾人輔助器具進萬家”活動為抓手,在全市范圍內積極開展“第一書記”駐村輔助器具適配服務活動、輔助器具流動服務黨員志愿活動等輔助器具適配工程,為11633名殘疾人提供輔助器具適配服務。在“殘疾人輔助器具進萬家”活動、殘疾人證辦理、輔助器具適配維修回訪與矯治手術、聽障兒童篩查等各項工作中,各級殘聯流動服務車出車200余次,對生活在農村及邊遠地區、出行不方便的殘疾人提供上門服務,為廣大殘疾人實現康復、自強自立提供支撐和幫助,在生活、學習和就業等方面迅速、有效地惠及廣大殘疾人。
督導有力。按照“事業工程化、工程責任化、責任數字化”的要求,召開了2019年全市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推進會,分縣市區下達了2019年全市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工作任務,明確工作目標,壓實工作責任;舉辦了全市縣鄉殘聯理事長培訓班、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工作培訓班和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師資培訓班,解讀《濱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的實施意見》、《濱州市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方案》,對人工耳蝸等重點項目申報審核及全省精準康復系統應用進行重點培訓,同時建立了市縣兩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師資隊伍;將精準康復服務行動納入政府重點督查范圍加強督導,市政府殘工委定期通報工作進度,市政府督查室專門對進度不佳的縣區重點調度,并以政務督查的形式進行通報;市殘聯相關業務部室通過“四不兩直”方式定期調研督促,并通過電話核查等方式開展殘疾人滿意度調查,聽取服務對象工作意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