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0-23 15:07:10
齊魯網·閃電新聞濱州10月23日訊 每當走進濱州市兒童福利院,一幅溫馨的畫面總是映入眼簾,一群孤兒圍在位霞的身邊,爭先恐后的讓媽媽抱,稚嫩的聲音喊著“媽媽、媽媽……”
濱州市兒童福利院總務科副科長位霞,是百余名孩子的“媽媽”,每一聲媽媽都是用她的真愛換來的,她用愛呵護著一個個孤殘兒童,她的善舉被人敬佩。2019年,位霞被評選為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獲得先進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
醫學院畢業后投身福利院工作 一干就是20年
位霞,畢業于濱州醫學院,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濱州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一直從事護理員的工作照顧孤殘兒童的生活,一干就是20年。20年的堅守揮灑的是她不變的心,心里始終裝著她的“孩子們”。
濱州市兒童福利院總務科副科長位霞告訴記者:“當我踏進福利院的門以后,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父母不要的孩子,還有這么多殘疾的孩子,而且殘疾都是各種各樣的,對于大學畢業的我來說,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當時的時候確實有點束手無策,都是從頭一點一點的學。”
日復一日,位霞漸漸的喜歡上了這份工作,這幫與她毫無血緣關系的孩子,給她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看到他們從一個個只會哭的嬰兒,慢慢地學會了走路,學會了吃飯,每當聽到他們喊出的一聲聲“媽媽”,位霞心中的喜悅油然而生。
孩子們對位霞的感情是她辛勤付出,用愛換回來的。她把每一個孩子都當做是自己的孩子,甚至給他們的愛勝過給自己孩子的愛。位霞的兒子告訴記者:“在小學的時候,我總覺得特別的委屈,因為媽媽每天陪伴我的時間只有晚上的幾個小時,而陪伴福利院的小朋友的時間差不多有一天的時間。”
不變的初心承擔起了一個大家庭
走進位霞,她每天的工作都在重復著照顧孩子們的生活起居,每一個環節她都是親力親為,盛飯、洗澡、刷牙、護理,給不能自理的孩子一口一口的喂飯。她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就是幾十名孤兒媽媽。位霞說:“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三歲自己還不能自理,而且從來說過話。在他三歲那年,我帶著這個孩子去濟南做手術,當他站在走廊的一邊,看著我向他走去的時候,孩子突然對護士說:媽媽來了,媽媽來了,當時就這簡單的八個字,喊出來的時候,我的淚就嘩的一下流了下來,我就特別的激動,也特別的高興。”
給位霞留下最深印象的這個孩子已經不幸去世了,而位霞還會時常的想起他,想起他第一次叫媽媽的情景。多年來像這樣溫馨畫面在福利院里已經是常態,孩子們都很依賴她,一天不見都吵吵著找她。
就是在這樣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崗位,位霞一干就是20多年,在這20多年的記憶里,存儲了太多的心酸和歡樂,心酸的是送走了很多孩子,有的因病去世、有的被好心人收養,這些年她經歷了太多的悲歡離合。
她的同事林小燕說:“我們希望這里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家庭的溫暖,我們也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夠自理,能夠找到自尊,能夠活的快樂。”
這個特殊的大家庭,是由一幫有愛心的“媽媽、爸爸”們組合成的大家庭,她們舍小家顧大家,全心全力的照顧著那些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孩子們,在“家長”位霞的帶領下,共同為孩子們撐起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編后:在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崗位走過了二十年,位霞已經養育了上百個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心頭肉,每一個孩子都讓她牽掛于心,二十年來,她從來沒有休過年假,保證每天都能出現在孩子們的眼前,她的熱心與執著,無私奉獻的精神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真諦。
閃電新聞記者 王春雷 呂敏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