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傳媒網
2019-07-22 14:45:07
距離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已經過去5年多,如今,華貿·匯通國際小區的回遷房終于建成,但回遷戶卻不愿意領鑰匙了。他們反映,開發商改變了房屋設計,新房超出協議面積太多;原先的老房子雙證齊全是大產權,現在新房卻要業主自己交納土地出讓金;協議中約定建兩棟樓,現在卻只建了一棟。最讓他們不能接受的是,開發商近期貼出的差價退補標準,超出回遷面積10平方米的按照5800元/平方米退補。
差價退補標準一出 回遷戶坐不住了
7月3日,開發商張貼了一張差價退補標準,其中關于房屋差額的內容為:主房10平方米(含10平方米)按照3500元/平方米退補,超出回遷面積10平方米的按照5800元/平方米退補。差價退補標準一經貼出,回遷戶徹底坐不住了。
“我們簽的協議是2014年交房,超出回遷面積部分按照開盤價結算。按照當時濱州樓市的市場價格,每平方米在4000多元,現在開發商卻按照每平方米5800元退補,價格太高。”李女士介紹,山東省農業生產資料公司濱州分公司于2011年開始拆遷進行棚戶區改造,拆遷前由拆遷辦跟拆遷戶簽訂了拆遷補償安置合同,過渡期為30個月。如今距離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已經過去5年多,回遷戶依然沒有住進新房。盡管開發商向回遷戶支付了3倍躲遷費予以補償,但對于5800元/平方米的差價退補,回遷戶依然難以接受。
與此同時,回遷戶在準備收房時也對另外一些問題提出質疑。
“我們小區的土地全部是原住房拆遷后的土地,現在除了回遷房,還有開發商自己蓋的商品房。開發商繳納了商品房的土地出讓金,回遷房卻沒有繳納。”蘇女士表示,2011年簽訂協議之前,房產證土地證和鑰匙是一起交的,是大產權房,新房也理應是大產權房。
孫女士表示,合同里約定建兩棟四單元17層的住宅樓,現在變成了一棟。并且,新房的面積大大超出了合同約定的面積。
開發商:5800元/平是按照2017年開盤的均價測算的
“我們是第四任接手這個樓盤的開發商,由于樓房交付逾期,我們給予回遷戶臨時安置費3倍的補償違約金。至于回遷戶所選房戶型面積大于回遷面積的差價退補標準問題,我們是按照2017年年初開盤的均價進行定價的。”開發商相關負責人表示,5800元/平方米的差額退補標準,是經征收辦、開發商、農資分公司和回遷戶代表四方協商,取了按照2017年開盤所售樓房的均價來確定的。
對于土地出讓金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回遷房所用的土地是劃撥性質,按照現行的相關政策,仍然可以辦理不動產證,只是需要標注土地性質為劃撥。這樣一來,房屋在一定的時間內不能買賣,可能部分回遷戶不能接受,從而不愿意收房。秉承自愿的原則,如果回遷戶不收房,開放商將繼續向回遷戶支付3倍躲遷費補償。
就回遷戶反映的兩棟樓變一棟樓、新房面積超出置換面積太多的問題,記者咨詢了市征收辦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城市在不斷發展,住宅小區容積率的指標也在變化,由最初的建兩棟樓變成現在的建一棟樓,是經過規劃部門允許的。至于回遷戶反映的新房面積與協議面積不符,是理解有誤。協議中的90型、120型、140型是指戶型,并非是指90平、120平和140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