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11-21 10:15:11
歷時半年,行程三萬余公里,濱城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局查辦的東營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傳銷案終于塵埃落定。濱城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對東營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出沒收違法所得8004043.00元,罰款200萬元,并責令整改的行政處罰。單個案件罰沒款達1000萬,實現了執法辦案工作的歷史性突破。
齊魯網濱州11月21日訊 一人舉報,牽出傳銷大案
打擊傳銷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重要職能。在“互聯網+”時代下,新型傳銷騙局形式多樣、層出不窮,互聯網傳銷手段不斷更新、花樣百出,網絡傳銷規模龐大、案件頻發。
2018年5月23日,該局接到舉報,位于濱城區某診所的經營者杜某兼職參與的某商城涉嫌傳銷,請求工商部門調查。
該局于5月24日立案進行調查。現場發現,貨架上有標稱為東營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廣東三家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系列化妝品共九盒。據杜某介紹,這些化妝品都是她在某網上商城購買的,該商城由東營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營運作,實行三級分銷,發展分銷商有一定的獎勵和銷售提成。
客戶從東營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東營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某商城分別購買29.8元、1000元、15000元的產品成為普通會員、VIP會員和全國總代,取得發展下線并獲得下線(三級)購買商品消費金額相應金額的獎勵的方式吸引會員加入。
關聯賬戶150余個, 資金流向復雜
隨著案件調查的逐步深入,各種線索資料源源不斷地匯聚到辦案人員的資料庫里。面對紛繁復雜的資料,執法人員加班加點對所掌握的每一頁資料進行仔細梳理,并從中篩選出東營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關聯公司20余家,關聯銀行賬戶(包括個人賬戶)150余個、公司公戶30余個、支付寶賬戶3個、財付通賬戶14個,開戶銀行涉及10家商業銀行的70余個網點。
執法人員一邊梳理這些復雜的資金流向,一邊對重點公司和重點賬戶的資金流向進行追蹤調查。
網絡傳銷突破了地域限制,該案傳銷骨干人員和關聯公司涉及省內的東營、濰坊、青島等地市,涉及省外的廣州、深圳、杭州、南寧、山西、內蒙等省市區。執法人員行程3萬余公里輾轉各地調查取證,取得東營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傳銷的第一手資料證據,獲取大量的資金流水證據,僅支付寶賬戶流水數據就達17G之多。
面對電子證據形成快消失快、資金流水周轉快的特點,執法人員及時全面固定證據,及時分析研判,當天獲取的證據堅持當天分析研判,白天進行證據的調取,當晚就進行分析研判,并根據研判結果迅速調整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從而保證了整個案件查辦工作的快速有效進行。
最終,專案組掌握了“人員—層級—資金—傳播過程—社會影響”等各方面完備的證據體系,大量的證據指向東營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部門密切合作,為案件查辦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立案之初,該局執法人員就堅持把每一個案件都辦成鐵案的原則,與法制科工作人員緊密配合,對所掌握的信息資料進行分析研判,并從傳銷的定義、構成傳銷組織要件、證據的獲取等方面充分論證,并密切配合。法制科工作人員還多次跟隨執法辦案人員前往一線調取證據、現場分析。
在案件的查辦過程中,該局多次協調區法院、區公安局、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抽調精干力量配合執法人員的工作。特別是區法院行政庭、執行庭為防止涉傳資金的轉移,對該局提交的證據優先研判,優先立案優先執行,及時配合該局凍結了涉傳資金賬戶,固定了相關證據,為案件的查辦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對互聯網浩繁的信息,要發現和識別網絡傳銷活動線索,必須加強網絡日常監管,注意日常網絡傳銷活動信息的歸集研判,及時發現網絡傳銷案源,才能做到打早、打小。”濱城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局局長楊志剛說。
2018年,濱城區工商局共查處傳銷案件24起,其中已結案19起,罰沒款2466.51萬元,移交公安機關3起,還有2起正在調查之中。
通訊員 樊德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