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9-28 11:55:09
齊魯網濱州9月28日訊 “十三五”是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進山東海上糧倉建設的關鍵時期。無棣縣按照項目帶動、科技創新、多元發展的頂層設計,突出標準化、 產業化、生態化、融合化“四化”重點,用大數據精耕海洋牧場,為群眾提供了放心的“水產品”菜籃子。
近年來,水產品質量安全已成為政府、企業和大眾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作為國家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海洋牧場”建設示范縣的無棣縣,擁有海岸線75公里,淺海灘涂4.23萬公頃,內陸宜漁荒堿澇洼地1萬公頃,漁業從業人員5.13萬人,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到45.6萬畝,發展潛力巨大。“十三五”期間,我國漁業的發展目標是“減量增收、提質增效、富裕漁民、綠色發展”,將重點推廣一批智慧漁業模式,全面提升水產養殖信息化水平。無棣縣積極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瞄準漁業現代化主攻方向,旨在用頂層設計之策深耕海洋牧場。
強化頂層設計提高智慧漁業水平。強化頂層設計,實施“互聯網+”現代漁業行動,大力發展漁業電子商務,促進生產主體與電商平臺對接,引導生產者按照電商產品的標準和特點,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釋放需求端的消費潛力。該縣把漁業信息化建設納入地方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和財政投資范圍,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形成漁業信息化整體推進的態勢。結合實際,先后編制完成了《無棣縣現代漁業發展規劃》《無棣縣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無棣縣現代漁業園區電商產業規劃》等一系列發展規劃,為促進全縣漁業健康發展提供了科學保障。與此同時,加強產學研合作,友發公司建立了全市首家院士工作站,海城集團與省科學院聯合共建“環渤海南美對蝦研究院”。傾力實施“泰山學者藍色產業領軍人才團隊支撐計劃項目”,友發公司成功引進“泰山學者”常亞青教授,開展“刺參新種質創制項目”研究,正海集團建成海洋牧場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同時,對漁業企業合作社實施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嚴格落實“五項制度”“三項記錄”,執行無公害水產品養殖規程,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截至目前,建立起了以海城、友發、正海等6個大型養殖企業為主體的水產核心示范區,以及以養殖大戶、合作社為主體的標準化養殖基地。其中,黃河島休閑漁業基地被評為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全縣22個養殖水產品順利通過國家農業部無公害水產品、綠色食品(水產品)認證,2.5萬公頃生產基地被認定為無公害綠色水產品生產基地,認證率81.7%;“汪子島鰨麻魚”“無棣鹵蟲卵”2個產品被認證為農業部地理標志登記產品。
突出“標準化”,筑牢產業基礎。狠抓標準化基地建設,完善重點漁業基地的溝路渠電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夯實漁業基礎,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進一步加大漁業養殖標準化推廣力度,完善漁業健康養殖操作規程,推動漁業養殖標準化由重點企業向普通業戶延伸,實現水產養殖品種和水產領域全覆蓋;進一步健全和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網絡體系建設,嚴查違規用藥行為,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強化科技服務,深化科企聯系合作,加大漁民技能培訓和漁業信息服務力度。
突出“產業化”,做大產業規模。鼓勵現有漁業企業、合作社做大做強,不斷擴大規模、提升層次,增強競爭力。加大對具有發展潛力的漁業項目的扶持力度,最大限度的予以政策支持。抓好水產苗種基地建設,推廣水產養殖新技術,優化水產養殖新模式。充分調動養殖骨干企業、合作社的積極性,開展扇貝、牡蠣、脊尾白蝦等品種的引進養殖實驗,豐富漁業養殖品種,提高養殖效益。
突出“生態化”,優化產業環境。大力推行生態健康養殖,加強漁業生態環境修復,推廣漁業養殖基地進排水獨立、養殖海水“一水多用”、淡水自凈以及循環水養殖、生態混養等養殖技術,實現養殖尾水“零”排放,堅決防范漁業養殖污染問題。
突出“融合化”,延長產業鏈條。推動漁業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業效益。利用2萬畝淺海灘涂,高標準建設“魯北海洋高科技產業園”,打造包括海洋生物工程、水產品加工、海洋醫藥、健康產業以及冷鏈物流等綜合產業技術于一體的產業聚集區,形成獨具特色的海洋高科技產業示范園區。充分利用大面積高鹽度池塘,進行技術改造,實行精細化、產業化鹵蟲養殖,打造“養殖—加工—出口”的產業鏈條。推動漁業與全域旅游相融合,鼓勵發展休閑漁業,加快推進海洋牧場、漁夫垂釣基地等項目建設,全方位提升全縣的漁業產業發展水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