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新聞網
2018-08-15 15:42:08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今年6月份"創城"開始,北鎮綜合行政執法中隊,詮釋多種角色,克服專業市場多、老舊小區多、破產企業多、基礎設施滯后的困難,累計拆除違建80余處,拆除不符合規定的牌匾200余處,重新翻新了轄區80%的小區,增加市場、沿街門店機動車車位與非機動車位1000余處,道轄區的環境取得了明顯改善、居民生活更受惠!
市場內私搭亂建生產車間 一天拆除10000余平方米違建
8月12日,北鎮街道召開拆違專項會議,科學制訂方案,嚴密組織部署,出動大型機械7輛,運輸車輛4輛,對義和石材市場存在15年之久的違建進行徹底清除。此次活動拆除違建42戶,拆除并清理經營業戶的加工機器87臺,共計拆除違建10000余平方米。
記者了解到,義和石材市場始建于2003年,于2004年正式投入運行,為加工石材便利,市場經營業戶在租賃的門頭后面私搭亂建生產車間,并形成較大規模,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和附近居民的生活。
為助力“六城同創”工作,打贏“藍天保衛戰”,北鎮街道重拳出擊嚴懲違建。此次行動前期準備充分,玉龍湖社區工作人員提前與經營業戶解釋溝通,得到了廣大業主的認可與支持,自覺清除自家違建中的建筑板材、加工機器等,拆違行動得以高效、順利完成。整治后的義和石材市場內部環境整潔,石材銷售符合環保要求,市場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據悉,從6月份開始,北鎮綜合行政執法中隊拆除轄區內違法違建80余處,其中姜家小區違建現象較多,經過20余天的努力,環境得以改善。
市場“冒尖”“躲貓貓”現象較多 反復勸導堅守街面整潔
北鎮綜合行政執法中隊副隊長蔡永利告訴記者,北街街道辦事處市場較多,其中包括六街蔬菜批發市場、姜家批發市場、海得汽配城、義和石材市場,面對這些市場,最常見、最難攻克的就是“冒尖”現象和店外晾曬現象。
“市場很多商戶將商品擺到了街道上,超出自己店面范圍。面對店外經營,我們還是以勸說為主,處罰為輔。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商戶從開始的不理解到現在的守規矩,寬敞的人行步道、整潔的路面都在述說著我們的不易和堅守!”蔡永利告訴記者。
除了占道經營現象,整個轄區店外晾曬現象較多,尤其部分美容美發店經常將毛巾晾曬在店外,并和城管人員玩起了“躲貓貓”,中隊執法人員只好反復勸導,耐心向店家宣傳相關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督促商家將亂晾曬的衣物收回店內。
轄區新增車位1000余處 整治車輛亂停亂放
從今年6月份開始,北鎮綜合行政執法中隊重點對主干道、重點路段、商業區及廣場公園周邊的學校、超市、市場、銀行等公共場所周邊亂停亂放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行為進行了集中整治。對機動車跨位停車、半車進位、貨車占用小車位、私占公共停車位和自行車電動車亂停亂放等不規范行為進行管理。
北鎮綜合行政執法中隊指導員王景雪告訴記者,造成亂停亂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車流量大、停車位不足。針對這個問題,中隊翻新轄區街面上的停車位,并在轄區內人流量較多的市場、沿街門店增設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車位1000余處。與此同時,為了保證行人安全,轄區內還增設了護欄。多方努力糾正占用盲道、綠化帶等不文明現象,規范停車秩序,緩解交通擁堵壓力,助力創城工作。
執法人員詮釋多種角色 24小時待命助力創城
記者獲悉,北鎮綜合行政執法中隊目前有41名執法人員,平均年齡在31歲左右。每日清晨6:00許,執法人員就開始上崗,整治轄區內的亂擺、占道經營現象。全員上路,辦公室在路上,如今成為了執法人員的一種工作狀態。
王景雪告訴記者,目前轄區內有30多個小區,創城期間,首要要保證市容市貌,戶戶到位、不留死角。
“目前,執法人員的工作比較繁重,小到進小區整治菜園子、清理樓道,大到拆除違建,制止轄區內施工工地噪音、揚塵等問題。目前轄區內,在開工的工地有玉龍湖、綠洲、一品陽光、北鎮新園等,前期中隊相關負責人會約談工地相關負責人,保障轄區內的環境以及周邊市民的正常生活。”王景雪表示,如今的執法人員扮演著太多角色,衛生員、消防員、勸導園、環衛工人等。
創城,全民在路上,不曾停歇!下步工作中,北鎮綜合行政執法中隊將強化使命擔當,以群眾需要為出發點,以群眾滿意為落腳點,日夜奮戰在創城一線,以更大的擔當、更強的干勁、更實的舉措堅決打贏創城攻堅戰。
(記者 劉萍 通訊員 屈楠楠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